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1101) 作品数:5 被引量:20 H指数:2 相关作者: 徐晖 李晓庚 刘莉 冯艳 王日初 更多>> 相关机构: 上海大学 中南大学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电气工程 更多>>
均匀化退火及挤压对Mg-Hg-Ga合金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17年 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EBSD等检测方法分析铸态、均匀化退火态和挤压态Mg-Hg-Ga合金的显微组织,并采用析氢浸泡法、动电位极化扫描、恒电流放电、交流阻抗法、阳极效率测试,研究均匀化退火及挤压对Mg-Hg-Ga阳极材料腐蚀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化退火使铸态组织中第二相数量明显减少,挤压后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晶粒明显细化,并形成{0001}基面织构。均匀化退火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和阳极电流效率,降低合金的电化学活性。热挤压降低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提高合金的电化学活性和阳极电流效率。挤压态合金表现出最负的平均放电电位-1.841 V(vs SCE),最大的析氢速率4.13 mL/(cm^2·h)和腐蚀电流密度1.010mA/cm^2。均匀化退火态合金的析氢速率和腐蚀电流密度下降到最小,分别为1.75 mL/(cm^2·h)和0.241 mA/cm^2,阳极电流效率由铸态的53.68%上升到挤压态的66.63%。 刘莉 冯艳 王日初 彭超群 李晓庚关键词:均匀化退火 显微组织 电化学性能 稀土元素La对Mg-6Al-5Pb镁合金组织和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5年 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分析稀土元素La对Mg-6%Al-5%Pb(AP65)镁合金(质量分数)显微组织的影响,并采用恒电流法、动电位极化扫描法和析氢法研究La含量对AP65镁合金的腐蚀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La能够使AP65镁合金α-Mg组织得到细化,生成针状稀土相Mg80(Al,La)17和块状稀土相Mg17(Al,La)12;添加La提高了AP65镁合金的电化学活性、耐腐蚀性能和阳极效率,使AP65的平均电位负移;当La含量为2%(质量分数)时,平均电位最负为-1.73 V(vs SCE)。添加6%La使AP65镁合金的平均析氢速率从1.75 m L/(cm2·h)下降到0.02 m L/(cm2·h),并且使阳极效率从74.30%上升到82.31%。 冯艳 刘莉 殷立勇 王日初 李晓庚关键词:LA 显微组织 耐蚀性 纳米晶复合Nd<sub>10</sub>Fe<sub>86-X</sub>B<sub>X</sub>Nb<sub>4</sub> (x = 6.5~22)永磁合金磁性能的研究 2013年 在纳米晶复合Nd10Fe86?xBxNb4 (x = 6.5~22)合金中,B含量的变化对合金磁性能有重要影响。B元素的含量变化可以调整合金软、硬磁相的相对含量,适量的B含量可以使合金中软、硬磁性相间的交换耦合作用增强,从而提高合金的综合磁性能;过量的B元素的添加增加了合金中非磁性相的含量,导致了合金的综合磁性能的下降。B含量为10 at%的合金在退火温度为690℃,退火时间为4 min时具有最佳的磁性能,为:jHc = 936.0 kA/m,Br = 0.91 T,(BH)max = 125.9 kJ/m³。 谭晓华 徐晖 陶雪云关键词:纳米晶复合 磁性能 交换耦合作用 (Nd0.7 Pr0.3)60-x Fe30 Al10 Dyx(x=0,1,2)大块非晶合金磁性能及矫顽力机理的研究 2013年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Nd0.7Pr0.3)60-x Fe30Al10Dy x(x=0,1,2)大块非晶合金,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该合金室温下的磁性能、不可逆磁化率、铁磁交换耦合作用及不同温度下矫顽力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几种合金室温下均呈现出较好的硬磁性,随着Dy元素的添加,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略有变化,内禀矫顽力明显增大。合金中均存在着明显的铁磁交换耦合作用,同时,矫顽力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符合Gaunt的强钉扎模型,合金的硬磁性可能是这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产生的。 唐永军 徐晖 侯雪玲关键词:矫顽力机制 Fe_(64-x)Co_xNd_7B_(25)Nb_4(x=0~40)块体合金的晶化过程和磁性能研究 2013年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Fe64-xCoxNd7B25Nb4(x=0~40)块体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该体系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晶化过程和磁性能。结果表明:Fe64-xCoxNd7B25Nb4(x=0~40)块体合金具有良好的非晶形成能力。在Co含量为0at%~40at%范围内,合金基本为非晶态。该系合金铸态时为软磁性,晶化处理后则表现为硬磁性。随着Co含量的不同,合金的晶化行为和晶化后的产物及对应的磁性能均有明显的变化。不含Co元素时,合金发生两级晶化反应;晶化过程中出现了亚稳相Fe23B6,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Fe23B6分解为Fe3B和α-Fe相。添加Co元素后,合金只发生一级晶化反应。Co含量为20at%的合金在1 003 K退火后,内禀矫顽力高达1 164 kA/m。 满华 徐晖 唐永军 白琴 侯雪玲关键词:磁性能 晶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