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390377)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刘素民董其号王刚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北京大学华侨中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哲学
  • 3篇伦理
  • 2篇语境
  • 2篇上帝
  • 2篇上帝死了
  • 2篇追思
  • 2篇宗教
  • 2篇下人
  • 2篇焦虑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律
  • 1篇意志自由
  • 1篇应用伦理
  • 1篇应用伦理学
  • 1篇哲学追问
  • 1篇社会公正
  • 1篇社会公正思想
  • 1篇神圣
  • 1篇世俗
  • 1篇托马斯·阿奎...

机构

  • 5篇华侨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侨中学

作者

  • 8篇刘素民
  • 2篇王刚
  • 2篇董其号

传媒

  • 1篇东南学术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晋阳学刊
  • 1篇学术研究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四川理工学院...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哲学门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亚洲华侨华人宗教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亚洲华侨华人宗教既有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而呈现出来的中华性与当地性的融合汇通,同时也兼具在海外特定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中而生成的现代变异特征,因而从不同的空间和相异的文化境遇中诠释出既传统又现代的信仰符号,从而也传递出独特的多元文化共构的宽容与和谐气质,由此揭示出这项研究终将以开放于世界的宽容和谐精神承载中华传统、传承中华现代文明。
刘素民
关键词:华侨华人宗教
托马斯·阿奎那意志自由对伦理之善的神圣与世俗共构被引量:2
2009年
阿奎那认为,自由适用于发自理智和意志(即理性能力)的行为,阿奎那称其为人性行为。人性行为即伦理行为。人的伦理善之完成(道德实践)同时仰赖理智与意志两者的相互配合,而人的行动由潜能到实现的过程端赖自由意志的促动。追求伦理之善即追求人性的成全与自足。意志自由因包含"对己之爱"指向现世人生,又以终极之善为最终的超越指向,并遵循自然法或本性之律之规定,由此而在伦理之善的神圣与世俗间构架起通桥。
刘素民
关键词:意志自由
“上帝死了”语境下人之存在的哲学追思——兼论保罗·蒂里希之“存在的勇气”
2007年
从西方思想的发展来看,存在的勇气问题曾经曾一度以隐性的形式遮蔽在伦理学、生物学、神学和其他科学之中。但是随着"上帝死了"的哲学思潮和虚无主义的到来,人的生存受到无意义的威胁,使"存在的勇气"这一问题开始在哲学的视域以显形的方式彰显。
董其号刘素民
关键词:上帝死了焦虑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的社会公正思想
2008年
在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看来,人类的灾难和社会的不公正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结果。就实现社会公正可资利用的资源来讲,强力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平,但超出一定限度却能导致社会的不公正;理性的增长有利于消除社会的不公正,但它却是暧昧的和不可靠的;宗教的大爱思想使它在宗教团体范围内对社会公正的贡献具有纯粹性和慈悲性,但对于更为复杂的社会公正问题却无能为力;暴力革命或借助政治力量都只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手段,而社会公正本身才是目的。
王刚刘素民
关键词:应用伦理学
试论庄子的“飘逸”之风
2008年
"飘逸"气弥漫于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各个主要人物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美学韵味。这种逸风又始终和中国古代士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士人具有逸风,逸风又犹如一股真气环绕着士人使其具有一种独特的品格。纵观整个中国美学史,逸在每一个朝代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作为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的"逸品"或"逸格",既有其孕育和产生的源头,也有其发展、演变乃至衰落的进程。在其源头处,在老子身上、尤其是在庄子这里,飘逸之风得以充分体现和张扬。不论是就庄子本人还是就他的言论和著作、抑或是他的作品之写作风格而言,无不弥散着浓浓的飘逸之气。本文将主要阐释作为"逸"之源头的庄子的飘逸之风。
王刚刘素民
关键词:庄子美学飘逸
“上帝死了”语境下人之存在的哲学追思——兼论保罗·蒂里希之“存在的勇气”被引量:2
2008年
从西方思想的发展来看,"存在的勇气"问题曾经曾一度以隐性的形式遮蔽在伦理学、生物学、神学和其他学科之中。但是随着"上帝死了"的哲学思潮和虚无主义的到来,人的生存受到无意义的威胁,使"存在的勇气"这一问题开始在哲学的视域以显性的方式彰显。无意义的威胁在人的意识中被体验为一种焦虑,被存在主义所充分揭示。存在主义充分传达出现代人对"存在的勇气"的强烈吁求而成为一种揭示世界和人自身的存在根据和意义的思想活动,它体现出人对自身存在状况的忧虑和对人自身有限性的揭示。与存在主义一样,保罗.蒂里希对人的生存处境的关怀是从人的存在性焦虑出发的。蒂里希认为,面对空虚、无意义的威胁,只能深入到人生存的本体结构中寻找解决的办法,而面对人的本体性焦虑这种深层困境,必须用"存在的勇气"加以克服。保罗.蒂里希试图超越哲学和宗教的界限,从存在论角度对存在的勇气问题进行深刻发掘,希冀为人类走出生存困境挖出一条林中小道,其思想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对个人之存在的意义、价值的自觉澄明无疑也是通达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渠道。
董其号刘素民
关键词:焦虑
“我—你”关系中的人:“超越的存在”——20世纪西方“人学”的宗教观被引量:2
2007年
西方宗教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外在礼仪向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转变过程,与此相应地,宗教观也经历了一个从信仰主义到自然主义再到人本主义的演进过程,人的主体性原则及其与之相关的非理性原则成为20世纪西方神学或宗教哲学的主导原则,"人学"研究进路成为20世纪宗教观理论思考的共同取向。上帝的问题与人的问题彼此关联、彼此定义,上帝与宗教贯穿于世界与人生之中。以马丁·布伯与雅斯贝尔斯的思想为代表的"人学"的宗教观本质昭示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文化危机,即个体性的失落和主体间的疏离,因而成为主体反省意义上的哲学对于宗教深刻反省之后的理性表达,并传达出人作为"超越的存在"是指向上帝的"存在"、与上帝"对话"关系的"存在"——"人学"和宗教学正是在这一点上找到了契合的可能。
刘素民
关键词:我-你
“和谐”的哲学追问与宗教伦理的当代价值
2006年
社会秩序和谐的内在核心要素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自然法理念,它深刻地体现为一种个体本性意义上的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和谐关系。人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和谐的实质是道德化的利益关系。“公平正义”、“自由的秩序”和“道德化的利益关系”从哲学基础、存在状态、实质要求等侧面揭示了“和谐”的本质内涵,它不仅外在地体现出社会秩序整体超越性的意义,更在深层次上反映出个体心灵在社会秩序化、和谐化进程中的德性诉求———个体德性只有居于生存论的向度从而获得“近神之居”的支持时,才能在世俗伦理生活中达到道德超越,从而建立起道德化的利益关系。宗教通过提供个体生命意义的解释参与整个社会秩序伦理性意义的资源共建,其当代价值体现在宗教伦理中人与神、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的各个层次。宗教道德直指和谐社会伦理正当性的基础,宗教因此而成为解读与破译“和谐社会”的重要密码。
刘素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