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5CCA02300-3)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车永和李秀全杨欣明杨燕萍张珊珊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形态学
  • 1篇性状
  • 1篇性状调查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籽粒
  • 1篇籽粒灌浆
  • 1篇小麦
  • 1篇居群
  • 1篇居群遗传
  • 1篇灌浆
  • 1篇黑小麦

机构

  • 3篇河北科技师范...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车永和
  • 2篇杨欣明
  • 2篇杨燕萍
  • 2篇李秀全
  • 1篇李立会
  • 1篇张珊珊
  • 1篇张吉军
  • 1篇齐进会
  • 1篇刘丽红
  • 1篇扬燕萍

传媒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3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黑小麦籽粒灌浆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运用三次多项式对黑小麦灌浆过程中籽粒体积、鲜重和干重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黑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黑小麦材料蓝粒58和紫选1号小麦的有效灌浆期较对照小麦品种京冬8号长。参试的3个小麦材料除籽粒体积动态变化差异较大外,鲜重和干重的动态变化差异较小。蓝粒58和紫选1号的百粒体积的平均增长速率、最大增长速率和籽粒干重的增长均低于对照小麦京冬8号。蓝粒58和紫选1号小麦快速增长期期间有相似的变化曲线。通过育种改良或采取有效栽培措施以提高黑小麦灌浆速度,缩短持续时间,是今后在育种和栽培上能更好的发挥黑小麦的产量潜力和优势的一个有效途径。
车永和杨燕萍刘丽红张吉军
关键词:黑小麦籽粒
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形态学性状调查被引量:4
2008年
为了解新疆杂草黑麦(Secale cereale subsp.segetale)居群的形态学特征,为种质资源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依据,对采集自新疆的10个新疆杂草黑麦居群的株高、分蘖数、千粒重、单株小穗数、穗长、穗宽和穗下第1节长等性状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形态变异丰富,根据形态学数据描述值划分利用DIST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可将10份新疆杂草黑麦居群严格区分,并在遗传距离1.0处将参试材料分为3类,每类群中居群具有相应的形态学特点。研究还探讨了新疆杂草黑麦居群的进一步保护和利用。
车永和杨欣明扬燕萍李秀全齐进会
关键词:形态学
新疆杂草黑麦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新疆杂草黑麦(Secale cerealesubsp. Segetale)居群的遗传结构和差异,对采集自新疆的10个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共计300个单株的5个形态学性状即穗长、穗宽、穗轴第一节间长、小穗数和小花数进行了考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居群均在穗轴第一节间长性状上表现出最大变异(CV=12.76%),在小穗数上表现出最小变异(CV=9.19%)。以Shannon-Weaver信息指数计算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表明,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在形态学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1.9758)。在遗传多样性的分布上,居群间虽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2.96%),但遗传多样性主要集中在居群内部(97.04%),这种居群内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遗传变异的特性是由该类黑麦居群异花、风媒传粉的外繁育系统所决定的。形态聚类分析表明,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居群间地理距离没有相关性。本文还探讨了新疆杂草黑麦居群的保护和利用。
车永和杨欣明杨燕萍张珊珊李秀全李立会
关键词:形态学生物学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