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126)
-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李力郑英如郑秀惠郭建新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人类染色体端粒酶(hTERC)基因异常扩增在子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FISH技术检测118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情况。结果118例患者病理学诊断为炎症1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46例,CINⅡ31例,CINⅢ18例,浸润癌11例。FISH检测hTERC基因异常扩增阳性率在炎症组为0,CINⅠ组19.6%(9/46),CINⅡ组51.6%(16/31),CINⅢ组77.8%(14/18),浸润癌组90.9%(10/1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未治疗的CINⅠ和CINⅡ患者共26例进行随访,发现hTERC基因扩增预测CINⅠ、CINⅡ病变进展的敏感性83.3%,预测病变维持或消退的特异性90.0%。结论 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随宫颈病变级别增高而增加,对宫颈病变的筛查有一定临床意义,检测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对宫颈早期病变进展有预测意义,可作为监测宫颈病变进展的生物遗传学指标。
- 张江菊郑秀惠郭建新郑英如李力
- 关键词:宫颈疾病原位杂交端粒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