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076)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6
相关作者:付文钊余继峰李卿袁学旭沈玉林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小波
  • 6篇小波变换
  • 6篇波变换
  • 4篇旋回
  • 3篇米兰科维奇旋...
  • 2篇地层
  • 2篇小波分析
  • 2篇小波系数
  • 2篇连续小波变换
  • 2篇井数据
  • 2篇凹陷
  • 2篇测井
  • 2篇测井数据
  • 2篇层序
  • 2篇磁化率
  • 1篇地层学
  • 1篇地层学研究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旋回
  • 1篇东海西湖凹陷

机构

  • 8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6篇余继峰
  • 6篇付文钊
  • 4篇李卿
  • 3篇袁学旭
  • 2篇于泳
  • 2篇王玉林
  • 2篇杨锋杰
  • 2篇郭英海
  • 2篇沈玉林
  • 2篇郎旭娟
  • 2篇刘华
  • 1篇宋召军
  • 1篇赵志刚
  • 1篇张虎
  • 1篇陈鹏
  • 1篇邵玉宝
  • 1篇王文娟
  • 1篇蔡佳

传媒

  • 3篇煤炭学报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科技信息
  • 1篇Intern...

年份

  • 6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测井沉积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0年
测井资料因具有信息量大、数据连续性好、垂向分辨率高及成本低等优势,在解决沉积学问题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简要回顾了测井沉积学概念的提出与研究现状,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在沉积相分析、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动力学分析三个方面总结了测井沉积学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测井沉积学的发展方向。认为小波变换、傅里叶分析、主成分分析、分形理论等适当的数学方法和人工智能及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将是应用常规测井数据开展测井沉积学研究的关键技术,是测井沉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余继峰付文钊袁学旭于泳
关键词:小波变换主成分分析关联维数
从地层磁化率数据中提取米兰科维奇旋回信息
岩石磁化率取决于岩石中含铁矿物的保存情况,沉积岩磁化率受控于沉积物的形成过程,与古环境和古气候有关。研究表明磁化率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古气候的变化。米兰柯维奇理论是针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磁化率作为古气候分析的替...
余继峰付文钊郎旭娟李卿宋召军
关键词:磁化率米兰科维奇旋回连续小波变换小波系数
文献传递
测井记录中米氏旋回信息提取及其沉积学意义——以济阳坳陷区为例被引量:9
2013年
米氏旋回是米兰科维奇效应在地层记录中的表现形式,其代表的时间涵义是进行高分辨率地层划分、对比的有效手段,为了揭示地层中米氏旋回信息保存的差异性,完善地层学尤其是旋回地层学理论,文章依据济阳坳陷38口钻井不同层位地层的自然伽玛测井数据,应用一维连续小波变换模极值法进行了米氏旋回信息提取,并分别计算了岁差、黄赤夹角和偏心率周期在多套地层中的响应厚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多套地层中普遍存在米氏旋回信息.其中早古生代(∈-O)、晚古生代(C-P)和新生代(E-N)地层中岁差旋回层厚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4~17.1m,8.6~19m和7~11m,其中优势旋回层厚度分别为13,14和10m;黄赤交角旋回层的厚度变化分别为7.2~27.8m,19.5~39.2m和14~26m,其中的优势旋回层厚度分别为27,26和21m;偏心率旋回层的厚度变化分别为20.3~64.6m,37.2~75.1m和40~60m,其中的优势旋回层厚度分别为60,74和51m.中生代(J-K)地层中岁差、黄赤交角和偏心率旋回层厚度变化范围分别为3.2~21.4m,6.2~42.8m和15.4~108.6m,未发现明显的优势旋回层.由此看出,米氏旋回层厚度的变化幅度随地质年代的变老有增大趋势,认为保存在较老地层中的米氏旋回信息因受到后期地质事件的影响稳定性变差;中生代米氏旋回层厚度的变化幅度最大,认为与济阳坳陷中生代时期复杂的构造环境造成的沉积环境分异度高有关.此外,根据优势米氏旋回层的厚度估算了不同时代的地层堆积速率并予以解释.
付文钊余继峰杨锋杰李卿刘华王玉林
关键词: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
Correlation and analysis of well-log sequence with Milankovitch cycles as rulers: A case study of coal-bearing strata of late Permian in western Guizhou被引量:7
2013年
Based on the well-logging data of typical wells of Zhijin,Panxian and Weining areas in western Guizhou,the well-logging data GR of late Permian coal-bearing strata were processed and wavelet transform technique was used to carry out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The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ntrolling effects which Milankovitch had on high frequency sequence,Milankovitch cycle can be used as a ruler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to ensure the scientifcity and the unity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division.According to well-logging signal of the ideal Milankovitch cycle,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the wavelet scales and the cycles is determined by wavelet analysis.Through analyzing analog signals of subsequence sets to search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various system tracts and the features of time-frequency,the internal features of wavelet transform scalogram could be made clearly.According to ideal model research,features of Milankovitch curves and wavelet spectrum can be seen clearly and each well can be classifed into four third-order sequences and two system tracts.At the same time Milankovitch cycle can realize the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stratigraphic sequence in a quick and convenient way.
Yuan XuexuGuo YinghaiYu JifengShen YulinShao Yubao
小波变换与Hilbert-Huang变换应用于层序划分的比较被引量:8
2013年
测井资料应用于层序地层研究的实例很多,一般选取能够敏感反映沉积过程的GR或AC曲线开展研究,且过去多注重测井曲线形态及幅值特征的应用。近年来学者们倡导了将测井数据小波变换和Hilbert-Huang变换分别应用于层序地层划分的新方法,但并未对这2种方法进行过对比分析。笔者简要介绍了小波变换与Hilbert-Huang变换的原理,通过对所构建的仿真分段信号的处理分析,展示了2种方法在识别信号中的突变点与突变区域方面的有效性,结合实例分析了2种方法在层序地层划分应用中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小波变换更宜于识别测井信号中的多尺度旋回性,适于不同级别层序的划分;而Hilbert-Huang变换更宜于识别测井信号中的突变性,对信号中突变点位置的识别更加准确,适于确定层序的界面。将2种方法相结合,把济阳坳陷惠民凹陷钱斜14井沙河街组划分为3个长周期基准面旋回、7个中周期基准面旋回和23个短周期旋回,与前人传统方法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展现了组合方法的优越性。
付文钊余继峰杨锋杰刘华王玉林王文娟
关键词:小波变换HILBERT-HUANG变换层序划分
测井数据Matlab插值与地质旋回性分析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依据插值运算原理,基于Matlab软件平台提供的一维插值函数Interp1编程实现了测井数据的自动插值处理。在给定插值间隔和给定插值总数两种条件下,对济阳坳陷G1井二叠系地层井段录井图自然伽马(GR)曲线进行插值处理,并进行了小波分析解释。结果表明,测井数据插值处理后不仅具有高保真性,而且更便于多尺度地质解释。实例钻井剖面中共划分出8个小尺度旋回、4个中尺度旋回和2个大尺度旋回,验证了Matlab插值运算程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余继峰于泳付文钊郎旭娟宋召军李卿
关键词:测井数据MATLAB插值地质旋回小波变换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沙河街组旋回地层学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选定车镇凹陷沙河街组车古29等7口井测井资料依次从西南向东北方向进行旋回地层学研究。借助Matlab软件平台及其小波变换工具箱,基于前期建立的米氏周期识别方法——米氏周期最佳匹配分析方法,对7口井测井资料中识别出来的周期进行剔除和选择,进而确定地层中记录的优势米氏周期。通过沉积速率计算及沉积厚度变化的分析,揭示了该区地层中米氏旋回发育规律及三角洲、湖盆发育特征,标定了不同层段年龄。研究发现:车镇凹陷沙河街组地层中广泛发育米氏旋回层,高频信息比较多;该区三角洲、湖盆从西南向东北大体上呈推进(扩张)—萎缩—推进(扩张)的差异性;周期比较长的米氏旋回(偏心率长周期)易于在沉积速率小的层段保存,周期比较短的米氏旋回(岁差、黄赤交角)易于在沉积速率大的层段保存;根据计算结果,推断车镇凹陷沙一段顶界年龄在31.5~32.5 Ma,沙二段顶界年龄在32.7~33.2 Ma,其中车古29、车35、车古203、大古63井的沙一段顶界年龄分别为32.4,32.4,32.1,32.5 Ma。
郎旭娟余继峰付文钊李卿陈鹏
关键词:车镇凹陷沙河街组米兰科维奇旋回沉积速率
以米兰科维奇周期为约束的层序地层划分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基于层序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理论,以贵州盘县3井为例,采用db5小波对其自然伽马(GR)测井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并对各小波系数曲线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选用米兰科维奇周期最佳匹配分析方法,根据其比值与米兰科维奇天文周期比例关系的对应性,对识别出来的优势周期进行剔除和选择,确定了与各米兰科维奇周期相关的小波曲线分别为d3、d5、d6和d8。基于米兰科维奇周期对高频层序的控制作用,将米兰科维奇旋回的识别和层序地层的划分对比相结合,以识别出来的米兰科维奇旋回作为约束条件,进行测井层序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在钻井中米兰科维奇旋回曲线特征清晰,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和2种体系域,所划分的层序地层与实际地质情况是基本吻合的。
袁学旭郭英海沈玉林邵玉宝
关键词:层序地层小波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
从地层磁化率数据中提取米兰科维奇旋回信息
岩石磁化率取决于岩石中含铁矿物的保存情况,沉积岩磁化率受控于沉积物的形成过程,与古环境和古气候有关。研究表明磁化率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古气候的变化。米兰柯维奇理论是针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磁化率作为古气候分析的替...
余继峰付文钊郎旭娟李卿宋召军
关键词:磁化率米兰科维奇旋回连续小波变换小波系数
文献传递
济阳坳陷东营组米氏旋回层发育特征研究
2013年
米兰科维奇旋回是指由日地天文轨道参数的周期性变化产生的气候和沉积地层的旋回性变化,主要通过改变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对气候变化进行控制进而对沉积作用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济阳坳陷内的十七口钻井,通过运用小波分析模极值法对这十七口钻井东营组的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区东营组普遍保存有岁差、黄赤交角以及偏心率短周期,偏心率长周期保存情况不好。
李卿余继峰付文钊
关键词:东营组小波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