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06223)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铁英林晓峰袁钊辉娄秉盛刘奕志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毒素诱导
  • 3篇眼内
  • 3篇眼内炎
  • 3篇内毒
  • 3篇内毒素
  • 3篇内毒素诱导
  • 2篇细胞
  • 2篇内毒素类
  • 2篇白细胞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血-眼屏障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眼内炎症
  • 1篇眼内炎症反应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米诺环素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篇龙崇德
  • 3篇刘奕志
  • 3篇娄秉盛
  • 3篇袁钊辉
  • 3篇林晓峰
  • 3篇张铁英
  • 1篇何丽文
  • 1篇汪振芳

传媒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米诺环素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大鼠眼内炎症反应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对内毒素(LPS)诱导的大鼠眼内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SD大鼠玻璃体腔内1次注入LPS(1μg)建立LPS诱导的眼内炎动物模型。在LPS注射前12 h和术中及术后连续3 d每天腹腔内注射米诺环素(45 mg/kg)。在LPS注入后6、12、24、48和72 h,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眼部炎症评分,组织病理学切片进行眼内浸润白细胞计数,并测定玻璃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和前房水蛋白质浓度。结果:在LPS注射后所有时点,米诺环素治疗均可明显减轻LPS诱导的眼内炎症,明显抑制玻璃体腔内白细胞浸润[LPS注射后24 h,眼内炎组(EO)为(1 182.63±191.15)细胞/每眼,眼内炎+米诺环素治疗组(EMT)为(291.50±63.77)细胞/每眼,P<0.01]并下调玻璃体腔内TNF-α的分泌水平[LPS注射后24 h,EO组为(931.17±99.81)ng/L,EMT组为(353.02±71.67)ng/L,P<0.01]。与EO组比较,EMT组各时点前房水蛋白质浓度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诺环素通过抑制白细胞的眼内浸润和减少TNF-α的分泌,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眼内炎症反应。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白细胞眼内浸润和TNF-α分泌在LPS诱导的眼内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示米诺环素在细菌性眼内炎的潜在治疗应用前景。
袁钊辉龙崇德林晓峰张铁英娄秉盛刘奕志
关键词:米诺环素内毒素类眼内炎白细胞
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的大鼠眼内炎表现及细胞因子的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观察大肠杆菌内毒素(LPS)诱导的大鼠眼内炎模型组织病理学特征和玻璃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LPS的表达模式.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SC组)136只、眼内炎组(EO组)168只、空白对照组(BC组)12只.E0组玻璃体腔注射5 μl LPS溶液诱导眼内炎动物模型;SC组注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BC组不作任何干预.注射后6、12、24、48、72 h,5、7 d,观察大鼠眼部炎症表现并分别摘除各组眼球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取其玻璃体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LPS的浓度.结果 EO组注射后6~72 h,眼内可见严重炎症反应,注射后7 d炎症基本消退.注射后24 h,眼内白细胞浸润数量为(1224.64±132.2)个/眼,达到高峰;注射后72 h,浸润细胞数量迅速下降至(342.25±47.7)个/眼.EO组注射后24 h,TNF-α和IL-1β浓度分别为(996.18±89.45)、(5556±1440)pg/ml,均达到高峰并持续至注射后48 h,随后迅速下降;注射后7 d,TNF-α和IL-1β浓度分别为(22.16±5.84)、(73.7±18.7)pg/ml.EO组注射后72 h,玻璃体腔内LPS含量迅速下降为(11.03±3.41)ng,7 d后玻璃体腔内LPS含量为(0.22±0.08)ng.结论 大鼠眼内炎模型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大量白细胞眼内浸润,TNF-α、IL-1β的高水平表达以及玻璃体腔自发性细菌成分清除;TNF-α、IL-1β表达模式与LPS眼内清除过程一致.
袁钊辉龙崇德汪振芳林晓峰张铁英娄秉盛刘奕志
关键词:内毒素类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动物实验
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的SD大鼠眼内炎
2009年
目的观察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眼内炎性反应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和血眼屏障的特点。方法SD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入大肠杆菌LPS(1μg)建立LPS诱导的眼内炎动物模型,对照组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在LPS注入后6h至7d的不同时点,分别对眼部炎性反应评分、浸润白细胞计数、前房水蛋白质浓度和玻璃体内LPS水平进行测定和评估。结果在LPS注射后6~72h眼内可见严重的炎性反应,至术后7d炎性反应基本消退。眼内白细胞的浸润数量在术后24h达到高峰[(1182.63±191.15)细胞/眼],至术后3d浸润细胞数量迅速下降[(331.25±57.9)细胞朋艮]。在各观察时点,均可观察到眼内炎组房水蛋白质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LPS注人眼内后前3d,玻璃体腔内LPS含量迅速下降[前3d分别为(327.02±51,54)、(176.0±53.68)和(54.91±13.26)ng],在7d后玻璃体腔内LPS基本被清除。结论大肠杆菌内毒素在SD大鼠可诱导出严重的实验性眼内炎,大量白细胞眼内浸润、血眼屏障破坏和玻璃体腔自发性细菌成分清除是本实验性眼内炎模型的主要病理特点。
袁钊辉何丽文龙崇德林晓峰张铁英娄秉盛刘奕志
关键词:大肠杆菌内毒素眼内炎血-眼屏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