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2012-040)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周甲伟刘瑜杜长龙张晓玲王福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维数
  • 3篇分形
  • 3篇分形维数
  • 1篇运动特性
  • 1篇数据拟合
  • 1篇碰撞
  • 1篇破碎粒度
  • 1篇矸石
  • 1篇物料
  • 1篇离散元
  • 1篇离散元模拟
  • 1篇粒度
  • 1篇煤颗粒
  • 1篇井下
  • 1篇颗粒物
  • 1篇颗粒物料
  • 1篇颗粒物质
  • 1篇

机构

  • 5篇河南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5篇刘瑜
  • 5篇周甲伟
  • 4篇杜长龙
  • 1篇张晓玲
  • 1篇王福荣

传媒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图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分形统计强度理论的煤颗粒冲击破碎概率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分形统计强度理论对煤颗粒的冲击破碎概率进行研究.以Hertz接触假设为基础,得到煤颗粒冲击破碎概率与最大接触压应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结合碰撞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冲击破碎概率的分形模型.对不同矿区工作面的煤颗粒进行冲击破碎试验,统计分析表明:分形模型可以对煤颗粒的冲击破碎概率进行很好的描述,冲击破碎概率与冲击速度在对数坐标中为线性关系.通过试验确定分形模型的分形维数和破碎常数,可以得到不同冲击速度下煤颗粒的冲击破碎概率以及煤颗粒全部破碎需要的冲击速度,为冲击破碎效果评价以及冲击速度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指导.
刘瑜周甲伟杜长龙
关键词:煤颗粒分形维数
煤和矸石颗粒冲击破碎概率差异的分形行为被引量:3
2014年
为揭示煤和矸石颗粒冲击破碎概率差异的内在机理,以冲击破碎概率分形模型为基础,对3个矿区的矸石颗粒进行冲击破碎实验,并与相同矿区内煤颗粒的冲击破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粒度在50-100 mm内的矸石颗粒冲击破碎概率与冲击速度在对数坐标中呈线性关系,符合其分形模型;对同一矿区,由于煤和矸石颗粒的来源和物理机械性质不同,矸石颗粒的分形维数和破碎常数均小于煤颗粒的分形维数和破碎常数;在相同冲击速度下,矸石颗粒的冲击破碎概率小于煤颗粒的冲击破碎概率,并且存在最优冲击速度使二者的冲击破碎概率差值最大。
刘瑜周甲伟杜长龙
关键词:分形维数
颗粒物料输送过程运动特性的离散元模拟被引量:6
2015年
为揭示颗粒物料输送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以及卸料轨迹的影响因素,采用离散单元法建立胶带输送机运输模型,对颗粒物料的输送和抛射行为进行模拟。通过颗粒物料输送过程的运动速度和抛射轨迹分析发现:颗粒在胶带输送机上的运动分为加速、抛射和碰撞3个阶段,颗粒在碰撞阶段与挡板和其他颗粒发生多次碰撞,使其速度和方向不断改变,是影响颗粒卸料落点的主要因素;颗粒物料按照入料顺序分为入料初期颗粒、入料中间颗粒和入料末期颗粒,入料中间颗粒在抛射和碰撞反弹阶段都会受到其他颗粒的干扰,其卸料轨迹和落点存在较大差异,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大,是影响输送效率的重要原因。
刘瑜周甲伟张晓玲
关键词:颗粒物质离散元碰撞
井下弹道式煤矸分选的理论和实验被引量:3
2015年
为减少矸石山地面污染,对井下弹道式煤矸分选方法进行研究。利用非线性接触模型对煤和矸石的抛射、碰撞和反弹过程进行分析,得到反弹距离理论计算公式,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煤和矸石碰撞前后的接触刚度。对新汶协庄矿的煤和矸石进行反弹距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煤的反弹距离服从正态分布,矸石的反弹距离服从?分布;当冲击速度大于7 m/s时,二者的反弹距离差值较大,可以分离出约30%的矸石,并且此时部分煤被破碎,可结合破碎粒度分离出更多的矸石。利用实验数据得到煤和矸石反弹距离的拟合公式,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35和0.918。
周甲伟王福荣刘瑜杜长龙
关键词:数据拟合
煤块冲击破碎粒度分形特征被引量:8
2013年
煤块冲击破碎后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据分形理论建立煤块冲击破碎粒度分形模型,对不同矿区煤块进行冲击破碎试验。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对破碎煤块筛下质量累积概率进行函数拟合,结果表明:分形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煤块冲击破碎后的粒度分布特征,粒度分形维数能评价煤块冲击破碎效果。采用Matlab软件建立粒度分形维数与试验参数间二次方模型,该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平均误差为2.51%,可满足预测误差要求,为控制煤块冲击破碎后产品粒度分布提供理论依据。
刘瑜周甲伟杜长龙
关键词:粒度分形维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