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208085MH151)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胡何节方征东刘振明王晓天孙小杰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细胞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性
  • 1篇动脉硬化性闭...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修饰
  • 1篇体外
  • 1篇体外诱导
  • 1篇体外诱导培养
  • 1篇旁路转流术
  • 1篇腔内
  • 1篇腔内成形
  • 1篇腔内成形术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方征东
  • 3篇胡何节
  • 2篇孙小杰
  • 2篇王晓天
  • 2篇刘振明
  • 1篇葛新宝
  • 1篇金良
  • 1篇邓福生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培养体系的构建被引量:4
2015年
建立一种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源性的树突状细胞(DCs)方法,在镜下可观察到培养出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 DCs)比成熟树突状细胞(m DCs)细胞突起少。流式细胞术检测CD80、CD86、MHC-Ⅱ分子在im DCs的表达显著低于在m DCs上的表达。同种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随着DCs所占比例的增大而增强,在相同比例条件下对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im DCs显著低于成熟m DCs。该诱导方法可获得大量符合科研要求的小鼠骨髓源性DCs。
刘振明胡何节方征东王晓天孙小杰葛新宝
关键词:小鼠树突状细胞细胞培养
生长因子包被的静电纺丝膜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生长因子包被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PLCL)/纤维蛋白原静电纺丝膜片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影响。方法以静电纺丝法制备PLCL/纤维蛋白原膜片,然后通过浸渍方法,将膜片序贯通过纤维连接蛋白(FN)溶液和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溶液的作为实验组A膜片,仅将膜片通过生长因子溶液的作为实验组B膜片,以未经任何处理的膜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实验组A、B的生长因子体外溶出结果。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获取兔BMSCs,培养后接种于膜片上,采用噻唑蓝(MTr)法检测兔BMSCs在不同膜片中的黏附、增殖。结果两实验组膜片VEGF、bFGF在体外溶出持续超过10d,随着时间延长,两组膜片内的2种生长因子溶出量逐渐降低,并且B组的降低速率要高于A组。黏附实验结果表明,在12h时,A组膜片上的吸光度值(0.47±0.04)高于B组(0.37±0.06)及对照组(0.35±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殖实验结果表明,各组膜片上细胞在各时间点均有所增长,A组的细胞数均比B组及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FN和VEGF,bFGF修饰的PLCL/纤维蛋白原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片具有良好的生长因子缓释作用和细胞相容性。
金良胡何节方征东邓福生王晓天孙小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表面修饰
股腘动脉闭塞腔内成形术与旁路转流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股腘动脉闭塞行腔内治疗和旁路转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67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TASCⅡC/D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腔内治疗41例(47条肢体,腔内治疗组),旁路转流术19例(20条肢体,旁路转流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行走时间、踝肱指数(ABI)及随访1~4年的通畅率及保肢率。结果腔内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行走时间明显少于旁路转流术组(P<0.01);两组术后ABI及技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的随访,腔内治疗组一期通畅率与旁路转流术组的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6%vs 50.0%,P>0.05);术后18~48个月的随访,腔内治疗组二期通畅率及保肢率高于旁路转流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5%vs 50.0%,P<0.05)。结论腔内治疗与旁路转流术治疗TASCⅡC/D型股腘动脉闭塞患者在短期内均能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及较好通畅率;但腔内治疗有着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具有可重复操作性,有助于提高患肢远期血管通畅率。
王佩双胡何节方征东王晓天
关键词:动脉硬化性闭塞腔内治疗旁路转流术
树突状细胞调控Th17/Treg平衡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大量的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参与其中。树突状细胞(DCs)作为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整个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其在刺激初始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初始的T细胞向各个细胞亚群的分化、调控各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对DCs在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介绍和评价。
刘振明胡何节方征东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控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