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KS033)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韩致宁韩健鹏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论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背景与特点
- 2015年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与世界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多极化、科技进步等对当代西方意识形态产生了复杂深刻的影响,成为其变化的主要背景。在此背景下,当代西方意识形态在整体性、包容性、强制性、国际性的总体变化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向与特点,其意识形态的变迁在本体上呈现出无意识形态性,在扩展的方式上则呈现更为隐蔽的特点,同时在变化的实质上展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 韩致宁
-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
-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的新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及"多元社会"的逐渐形成,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随之进行相应调整,在话语主导权控制上即在大众媒体、文化传播和公共话语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诸多新的征象。从这些具体表象中透视出西方发达国家不仅主导着国内的教育塑造、意义生产和话语传播,而且企图主导全球性的意义生产和意识形态塑造。掌握西方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的新变化,对于加强和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总体安全意义重大。
- 韩致宁韩健鹏
- 关键词:西方意识形态大众媒体话语主导权公共话语
-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过程探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变化过程呈现出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形态,是意识形态体系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相碰撞、相结合的过程,即一方面是意识形态的主体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更新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意识形态的主体与外部环境发生激烈碰撞时为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而作出调整的过程。对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过程的探析,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体系结构特征,有助于我们掌握当代西方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规律,丰富中国的意识形态研究理论体系。
- 韩致宁
- 关键词:西方意识形态媒体舆论文化发展公共话语
- 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进步与意识形态:冲击、冲突及其应对被引量:1
- 2012年
- 在全球化背景下,科技进步为加强意识形态的融合力、亲和力和效率提供了机遇,但是挑战也接踵而来。这些因素的强烈而复杂的影响作用,正在通过各种冲撞、对立和矛盾批判性地呈现出来。全球化对意识形态最核心的方面即价值和规范有着莫测的重塑作用,从而导致规范认同性的改变,这使得中国国内规范的演变更加复杂。规范的背离已经影响到中国的社会转型,甚至可能造成现代化的断裂。中国的意识形态需要变革以对。第一,要化解社会信任危机,重塑社会信任;第二,整合社会规范,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等;第三,努力建构好国家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推进积极互动的关系循环。
- 韩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