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4172)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王鹏飞刘宏民王东城张殿华彭艳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5篇冷轧
  • 5篇板形
  • 2篇带钢
  • 2篇轧带
  • 2篇冷轧带
  • 2篇冷轧带钢
  • 2篇板形控制
  • 1篇多变量
  • 1篇云图
  • 1篇失稳
  • 1篇数据拟合
  • 1篇最优控制
  • 1篇挠度
  • 1篇挠度函数
  • 1篇抗饱和
  • 1篇板形测量
  • 1篇板形仪
  • 1篇闭环

机构

  • 5篇燕山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作者

  • 4篇王东城
  • 4篇刘宏民
  • 4篇王鹏飞
  • 1篇李旭
  • 1篇彭艳
  • 1篇张殿华
  • 1篇马磊

传媒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钢铁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板形闭环控制系统的最优化算法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快速、精确地确定轧机的板形调节机构的最优调节量,实现最大限度地消除带钢的在线板形偏差,建立了一种以板形调控功效为基础的板形闭环控制新方法,即矩阵分析法。矩阵分析法是将板形调节机构的多目标评价函数转化为标准二次型函数,分别求取m个变量在可行域内绝对值最小对应的值,经过矩阵逆变换求得执行机构的最佳调节量,以达到对评价函数进行可行域内最小值求解。为了验证矩阵分析法的正确性,分别将最小二乘法和矩阵分析法应用于1450冷连轧机系统的板形调节机构的最优调节量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在执行机构调节量超范围情况下,与最小二乘法相比,矩阵分析法可以求得全域第二最优解,实现了对板形的最优控制。
马磊王鹏飞王东城刘宏民
关键词:板形控制冷轧
冷轧薄带钢板形失稳快速判别模型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四次多项式和正弦函数拟合带钢的失稳挠度,依据最小势能原理建立了带钢板形失稳快速判别模型。以常见的双边浪和中间浪形式的残余应力为例,比较了快速判别法与降阶模型法的差异性,并采用快速判别法分析了带钢厚度、宽度对判别因子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计算结果相近的情况下,快速判别法较降阶模型法计算速度更快,计算时间在0.5s以内,满足在线使用要求;板形判别因子随着带钢厚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带钢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带钢厚度、宽度及残余应力幅值相等的情况下,双边浪比中间浪更容易失稳。
赵章献王东城刘宏民王鹏飞
关键词:冷轧带钢挠度函数
板形仪位置误差补偿模型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针对冷轧带钢生产实践中板形仪不可避免的位置倾斜问题,根据位置几何关系和板形理论,结合轧机设备的布置特点和带钢轧制参数,分别建立了带钢下卷取和上卷取2种方式的板形仪位置误差的板形补偿模型。以某冷轧机为实例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了下卷取和上卷取2种方式下带卷取不同直径时,板形仪的水平位置误差和垂直位置误差对板形的影响,得到了板形仪容许安装的位置误差范围。将板形仪位置误差补偿模型应用于某六辊冷轧机的生产实践中,结果表明稳态时带钢的板形标准偏差控制在5 I以下,显著提高了带钢的板形质量。
赵章献王东城王鹏飞刘宏民
关键词:板形仪冷轧带钢
冷轧带材板形在线云图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带材板形的在线表征和评价方法无法反映整体板形分布情况及每个区域的板形细节和变化趋势,不利于生产中对控制系统模型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和后续的生产数据分析。为了提高在线板形表征的准确性,引入抛物线调配曲线法将带材宽度方向上板形测量值进行插值拟合,建立扩充后的板形数据与颜色值之间的映射关系,结合实际板形缺陷在整个带材宽度方向上的分布状况给出冷轧带材板形云图的绘制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板形云图绘制控件并将其集成到1450 mm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板形控制系统中,应用结果表明板形在线云图监控系统绘制的板形云图可以反映整卷带材任意区域的板形分布细节及其变化趋势,实现对带材板形质量的在线精细监控。
王鹏飞张智杰李旭王海峰梁锦堂高磊
关键词:冷轧板形测量数据拟合板形控制
1450 mm冷连轧机多变量最优板形闭环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提高冷轧带钢的板形控制质量,通过理论计算结合现场生产条件制定了板形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板形闭环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建立了以板形调控功效为基础的多变量板形闭环控制算法。给出了分步求解各个板形调节机构调节量的计算方法,既避免了通过求导方式进行全局最优化计算时产生的矩阵奇异无解的状况,又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辊弯辊等调节机构输出饱和的情况。在板形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给出了板形调节机构的变增益补偿设定环节。开发的冷轧板形控制系统已用于1450冷连轧机的板形控制过程中,经现场应用表明,板形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消差能力,为冷轧板带生产实现精确的板形控制提供了必要条件。
王鹏飞刘宏民彭艳王东城张殿华
关键词:冷轧最优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