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6C923)

作品数:1 被引量:20H指数:1
相关作者:张铸三唐志娟徐桂林方晰田大伦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林业局资助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储量
  • 1篇森林土
  • 1篇森林土壤
  • 1篇森林土壤学
  • 1篇杉木
  • 1篇杉木林
  • 1篇杉木林地
  • 1篇碳储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学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林地
  • 1篇不同更新方式

机构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1篇田大伦
  • 1篇方晰
  • 1篇徐桂林
  • 1篇唐志娟
  • 1篇张铸三

传媒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杉木林地不同更新方式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储量被引量:20
2009年
比较研究了湖南会同第1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采伐迹地经不同更新方式转变为第2代杉木林地、自然更新灌木林地、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林地、柑橘Citrus reticulata林地、芒草Andropogon chinensis地的土壤(0~75cm)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垂直分布及其储量。结果表明,林地土壤(0~75cm)有机碳质量分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除了板栗林地30~45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质量分数显著高于芒草地同一土层(P=0.049)外,其余不同林地同一土层SOC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SOC平均质量分数大小排序为:板栗林地(14.759g·kg-1)>12年生杉木林地(13.537g·kg-1)>20年生杉木林地(12.807g·kg-1)>自然更新灌木林地(11.656g·kg-1)>柑橘林地(10.727g·kg-1)>芒草地(10.088g·kg-1)。土壤碳氮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趋于下降,芒草地各土层的碳氮比最低。杉木林采伐后无论是转变为杉木人工林地还是经济林地或者转变为经济林地后因管理不善再转变成芒草地,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均处于亏损状态,年均降幅最小的是板栗林地,其次为12年生杉木林地和20年生杉木林地。表明在杉木林采伐迹地更新过程中,选择落叶根深型植物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储量的保持。
徐桂林方晰田大伦唐志娟张铸三
关键词:森林土壤学杉木林土壤有机碳有机碳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