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09JJD720001)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1
相关作者:聂锦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德意志意识形...
  • 3篇社会主义
  • 3篇主义
  • 3篇《德意志意识...
  • 2篇重温
  • 2篇救世主
  • 2篇格律
  • 2篇共产主义
  • 2篇赫斯
  • 1篇德国人
  • 1篇学术
  • 1篇社会主义思想
  • 1篇社会主义思想...
  • 1篇思想史
  • 1篇文本
  • 1篇共同体
  • 1篇恩格斯
  • 1篇费尔巴哈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篇聂锦芳

传媒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哲学研究
  • 1篇学术月刊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马克思主义哲...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越现实的苦难需要“救世主”吗?——《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预言”的批判
2011年
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超越性与现实性之间关系的思考,贯穿于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始终;早在巴黎公社之前,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已经显现出很大的分歧。本文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最后一章的梳理和剖析,甄别了号称时代苦难的"先知"和"救世主"的格奥尔格·库尔曼的解决思路和方式,以及莫泽斯·赫斯(同时也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对他的分析和批判,借此表明:超越苦难、拯救苦难,不能无视苦难、背离苦难,需要的是沉入苦难中感受和体味苦难、从苦难中奋起、"拿起真实的剑进行斗争",这是一个漫长的艰苦卓绝的过程,它不是"先知"或"救世主"率领信众谱写美妙的"田园诗",而是整整一个群体和阶级用行动演奏现实生活中的残酷的"战斗曲"。
聂锦芳
关键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德国人”怎样撰写“法国”思想史——以马克思、恩格斯对格律恩的批判为例
2011年
作为一个德国人,格律恩撰写了一部法国18世纪专题思想史。而当时,不仅他书中所涉及的人物、流派的著述俱在,而且用法语写作、梳理这段历史的书也已经出版。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从哪里选择、甄别和引用权威史料的?他又如何叙述和分析这些思想呢?他的书能超越法国学者的史识和见解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第2卷详尽地对比了格律恩的《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与卡贝的《伊加利亚旅行记》之间的关联与差异,说明格律恩式的写作是一个"失败"的案例。马克思、恩格斯的揭露和分析涉及"历史解释学"中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在跨时空、跨文化间的精神交流和思想史写作更为普遍和深入的当代,其价值愈益凸显,值得我们重视。
聂锦芳
关键词:社会主义思想史
超越现实的苦难需要“救世主”吗?--《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预言”的批判被引量:1
2010年
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超越性与现实性之间关系的思考,贯穿于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始终;早在巴黎公社之前,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已经显现出很大的分歧。本文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最后一章的梳理和剖析,甄别了号称时代苦难的"先知"和"救世主"的格奥尔格.库尔曼的解决思路和方式,以及莫泽斯.赫斯(同时也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对他的分析和批判,借此表明:超越苦难、拯救苦难,不能无视苦难、背离苦难,需要的是沉入苦难中感受和体味苦难、又从苦难中奋起、"拿起真实的剑进行斗争",这是一个漫长的艰苦卓绝的过程,它不是"先知"或"救世主"率领信众谱写美妙的"田园诗",而是整整一个群体和阶级用行动演奏现实生活中的残酷的"战斗曲"。
聂锦芳
关键词:赫斯
“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关系之辨——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对一个重要问题的阐释与论证被引量:21
2010年
在研究者通常的印象中,较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其他章节,“正面阐发”马克思、恩格斯见解的“费尔巴哈”章可能是最好把握和理解的了。然而,如果我们不是沿袭过去习见的那种抽象而宏观的研究方式,寻章摘句、断章取义,笼而统之地涉略而不顾及细节,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聂锦芳
关键词:恩格斯共同体《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
文本与思想的理解和叙述——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对格律恩的批判被引量:1
2011年
思想史研究经常要面对文本与思想之间的关系问题。二者之间并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根据文本而引申和推导思想有可能导致错位和失误;如果只借助"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推测、揣摩和判断,研究基础就更不牢实,于是只能通过关注细节、描述客观和判断审慎来弥补。马克思和恩格斯甄别了格律恩在理解和叙述圣西门及其学说的误解,批判了格律恩不求甚解、断章取义的学术态度。这种批判在今天浮躁的学术界看来仍然振聋发聩。
聂锦芳
关键词:文本学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