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247306715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24730671514)
- 作品数:7 被引量:62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耀星王子旭闫金坤刘云芳李芙燕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 雌二醇对大鼠小肠黏膜IgA^+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为了研究雌二醇对大鼠小肠黏膜IgA+细胞的影响,试验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染色,对不同剂量雌二醇处理的各组Wistar雌性大鼠小肠黏膜IgA+细胞的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卵巢摘除组大鼠小肠黏膜IgA+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与卵巢摘除组相比,补充适量的雌二醇后,小肠黏膜IgA+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多。结果说明卵巢摘除使大鼠小肠黏膜免疫功能降低,补充适量雌二醇后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改善。
- 闫金坤杨文星李靖华陈耀星
- 关键词:雌二醇小肠
- 大蒜溶液对小鼠小肠黏膜结构、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8年
- 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溶液对小鼠小肠黏膜结构及部分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分布与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8周龄BALB/C雄鼠50只,分为5组,每组10只,每组分别饲喂5种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溶液,每天80m l,实验期为10天。结果显示,1%大蒜素溶液对小鼠小肠肠绒毛长度、V/C比值、黏膜厚度,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影响最大,对改善和增强小鼠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肠道的防御能力效果最佳。
- 张玉仙王文利陈耀星王子旭李然平淑雨
- 关键词:大蒜素小肠黏膜结构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小鼠
- 3种饲料添加剂对肉鸡小肠形态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8年
- 将32只1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A组(对照组,基础日粮)、B组(抗生素组,基础日粮+硫酸抗敌素100 mg/kg)、C组(中草药组,基础日粮+幼康宝500 mg/kg)和D组(丁酸钠组,基础日粮+丁酸钠500mg/kg)。试验7周后,采用组织学技术研究肉鸡小肠黏膜结构的形态及其变化。结果显示:(1)各试验组小肠的黏膜结构都比对照组完整;(2)各试验组的小肠各段绒毛高度、V/C值、黏膜厚度及肌层厚度均高于对照组;(3)对照组V/C值由十二指肠向回肠逐渐降低,而各试验组V/C值,十二指肠的最大,回肠的次之,空肠的最小。结论:3种添加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肉鸡小肠黏膜结构,并且丁酸钠和幼康宝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替代硫酸抗敌素的可行性。
- 王继凤李芙燕陈耀星王子旭呙于明
- 关键词:饲料添加剂黏膜结构小肠肉鸡
- 不同年龄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NOS神经元形态和分布的比较被引量:1
- 2007年
-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对15日龄、4月龄和12月龄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纤维形成清晰的三级网状结构,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各异,聚集在一起构成大小不等的神经节。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3个年龄段(从小到大)分别为27.07、20.80、16.18个/mm2;神经元总数增加,分别为1.86×106、4.06×106、4.41×106个;在各个年龄小肠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均以空肠较低,神经元总数在各年龄均以空肠最多;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胞体面积、胞核面积发育前期增加,后期减小;核质比随年龄下降,15日龄与4月龄和12月龄之间差异显著(P<0.05);小肠不同肠段的NOS神经元胞体、胞核面积分布随年龄出现一定变化,相同年龄小肠各段神经元核质比差异不显著(P>0.05)。
- 刘云芳陈耀星王子旭陈付菊刘洪艳
- 关键词:肠神经系统一氧化氮合成酶肌间神经丛山羊
- 雌激素对大鼠肠黏膜结构及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8年
- 为了研究雌激素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将18只健康Wistar雌性大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于发情间情期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进行假手术;OVX组,双侧卵巢摘除;OVX+E2组,双侧卵巢摘除,苯甲酸雌二醇100μg/kg.d连续用药7 d,然后观察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杯状细胞形态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OVX组大鼠的小肠黏膜结构有明显的损伤,绒毛萎缩,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V/C)明显降低,IEL数量和杯状细胞的数量减少(P<0.05);OVX+E2组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OVX组,但是部分指标低于对照组。结论:卵巢摘除对大鼠小肠黏膜屏障结构有严重影响,补充适量雌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影响。
- 闫金坤陈耀星王子旭
- 关键词:雌激素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肠黏膜屏障小肠
- 雌二醇和孕酮对卵巢摘除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数量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本研究旨在研究雌激素和孕酮对卵巢摘除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数量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和孕酮与子宫内肥大细胞之间的相关关系。35只雌性成年大鼠随机分成7组:假手术组(SHAM)、卵巢摘除组(OVX)、卵巢摘除+雌二醇E2(OVX+E 20μg、OVX+E 100μg、OVX+E 500μg)、卵巢摘除+孕酮P4(OVX+P 2 mg、OVX+P 10mg)。动物处理7 d后,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用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结果显示:①OVX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最低,雌二醇处理后,OVX+E 20μg组雌二醇浓度比OVX组升高97.13%、OVX+E 100μg组比OVX组升高204.84%、OVX+E 500μg组比OVX组升高936.45%;孕酮处理后,孕酮浓度OVX+P 2 mg组比OVX组升高77.25%、OVX+P 10 mg组比OVX组升高235.25%,各组差异均显著(P<0.05)。②雌二醇处理后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数量减少,与OVX组比较,OVX+E20μg组减少32.65%、OVX+E 100μg组减少64.50%、OVX+E 500μg组减少74.49%;孕酮处理后,OVX+P 2 mg组比OVX组增加66.73%、OVX+P 10 mg组比OVX组减少70.67%。除OVX+E 20μg组外,各组与OVX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随着血清中雌、孕激素含量的升高,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的数量呈递减趋势,提示雌激素和孕酮对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的数量有直接的影响。
- 王艺娟陈耀星李国平王子旭荆海霞
- 关键词:雌二醇孕酮肥大细胞子宫
- 山羊小肠内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布的比较被引量:3
- 2007年
- 应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15日龄、4月龄和12月龄山羊小肠中胆碱能神经元和NO能神经元的数量分布变化。结果显示:1)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含有丰富的AchE阳性神经元,神经元聚集成神经节,并由节间支连成网状。2)NOS(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肌间神经丛,神经元构成的神经节也连成网状;黏膜下神经丛内NOS阳性神经元稀疏,散在分布。3)小肠肌间神经丛中,12月龄的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总数比15日龄的增加163%和137%,但阳性神经元密度降低39%(AchE)和40%(NOS)。4)比较各肠段,AchE和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在回肠中最高,但神经元总数以空肠最多。结果表明山羊小肠中分布有丰富的胆碱能和NO能神经元,但黏膜下神经丛中胆碱能神经元多于NO能神经元;随着山羊小肠的发育,胆碱能和NO能神经元的数量逐渐增多而密度却下降。
- 刘云芳陈耀星王子旭
- 关键词:肠道神经系统肌间神经丛乙酰胆碱酯酶一氧化氮合成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