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208-006)
-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5
- 相关作者:吕川马继力齐琳朱显梅王媛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南科技大学吉林省司法厅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AnnAGNPS模型应用于辽河源头小流域的主要参数确定方法被引量:7
- 2012年
- 农业非点源污染已成为辽河源头区水体污染的治理重点,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AnnAGNPS(Annualize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Model)模拟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可行的,但模拟精度取决于模型参数.本文以辽河源头区典型小流域为例,根据集水区的划分与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以不同的临界汇水区面积CSA(the critical source area)和最小初始沟道长度MSCL(the minimum source channel length)划分出不同数量的集水区进行多次模型模拟,当多种污染源负荷均趋于稳定时确定集水区单元划分数量;针对我国土壤普查数据的土壤质地体系与建立AnnAGNPS模型的土壤质地体系不同,假设土壤累积粒径成对数正态分布,利用插值进行土壤粒径的转换,采用EPIC(Erosion-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模型计算土壤可蚀性因子;经多次模拟实验与野外实测数据分析,上述确定参数方法是可行的.
- 齐琳林剑马继力吕川
- 关键词:ANNAGNPS模型农业非点源污染
- 辽河源头区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前辽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比较突出,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理论价值。选择辽河源头区典型-泉涌小流域为研究区,应用AnnAGNPS模型对泉涌小流域的上游(泉涌河道)及下游(会中河)3-10月的水体进行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通过对氨氮、总磷污染物的实地监测及模型模拟估算,运行结果显示AnnAGNPS模型对氨氮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误差控制在15%以内;对总磷的模拟结果误差较大。氨氮、总磷模拟的最小模拟偏差为1.37%,最大模拟偏差为36.36%。模拟数据表明AnnAGNPS模型在泉涌小流域基本可行,也为该模型在中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合理使用做了有益的尝试。
- 孙丽娜梁冬梅马继力
- 关键词:农业非点源ANNAGNPS模型
- 吉林省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趋势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吉林省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已十分严重,通过对其近十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中,COD(化学需氧量)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染;TN(总氮)和TP(总磷)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和农田化肥;近十年中COD流失量由34 093.2 t/a增至53 414.3 t/a,增长56.7%;TN流失量由30 095.2 t/a增至40 738.7t/a,增长35.4%;TP流失量由2 504.3t/a增至4 606.0t/a,增长83.9%。
- 王媛马继力吕川朱显梅刘特
- 关键词: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
- 辽河源头区坡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根据面源污染的过程机理、来源途径和成因分析,针对辽河源头区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坡耕地较多的特点,通过设置坡地面源试验小区的方法,重点研究坡耕地面源污染物源头控制和途径控制对污染物的截留效果.研究认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是从污染途径上控制面源污染的最佳技术,同时从农药和化肥减量化等源头控制角度加以辅助,最大限度降低坡地面源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 任建锋高文武吴德刚
- 关键词:面源污染源头控制
-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现状评价被引量:5
- 2011年
- 在吉林省非点源污染现状基本情况的调查基础上,确定了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主要为4种污染源:畜禽养殖、生活污水、水产养殖和地表径流(化肥),使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各污染源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贡献率,并采用基于模糊等价矩阵的模糊聚类分析对吉林省各市州的污染类型进行划分,从而为吉林省非点源污染控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吕川陈明辉马继力齐琳
- 关键词:农业非点源污染等标污染负荷
- 辽河源头区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与关键源区识别被引量:6
- 2014年
- 在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确定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源区是开展有针对性研究和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首要问题之一。采用GIS和地统计学为技术手段,在综合分析辽河源头区流域农业非点源风险的源因子和迁移因子的基础上,筛选出影响辽河源头区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因子,建立识别辽河源头区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风险程度的指标体系,确定权重并划分因子等级,生成指标体系中各因子的30 m×30 m栅格图,,采用多因子综合分析法计算非点源污染风险等级,对农业非点源污染风险进行定量化评价,确定流域内非点源污染发生风险高的区域为关键源区,并针对关键源区内最易产生污染物的地段和部位提出反映辽河源头区非点源污染特征的管理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流域中农业非点源污染高风险区即关键源区占全流域面积的21.77%,主要集中在辽河源头区东北部、中部以及东南部丘陵区,大部分为流域中的农田和坡耕地区域,其人口密度、畜禽养殖量以及施肥量都偏高。
- 吕川张洪钰齐琳
- 关键词:农业非点源污染GIS
- 基于DPSIR模型的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辽河源头流域为例被引量:13
- 2011年
- 选取辽河源头区为研究区,在DPSIR框架模型基础上进行扩展,建立适合辽河源头区流域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概念框架。结合辽河上游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从驱动力、生态系统压力、生态环境状态、生态系统响应和人文响应5个大类出发制定了由14个1级指标,21个2级指标构成的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吕川阳桂前
- 关键词:环境学农业生态安全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