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BK20130791)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裘进浩季宏丽吴义鹏尹慧慧王玉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能量回收
  • 2篇压电
  • 1篇低频
  • 1篇电荷放大器
  • 1篇多模态
  • 1篇多通道
  • 1篇压电陶瓷
  • 1篇同步开关
  • 1篇自供电
  • 1篇阻抗匹配
  • 1篇橡胶
  • 1篇结构健康监测
  • 1篇开关
  • 1篇可调式
  • 1篇宽频
  • 1篇健康监测
  • 1篇隔振
  • 1篇隔振系统
  • 1篇反馈控制
  • 1篇放大器

机构

  • 5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季宏丽
  • 5篇裘进浩
  • 2篇吴义鹏
  • 2篇王玉霞
  • 2篇尹慧慧
  • 1篇刘露
  • 1篇刘灿昌
  • 1篇朱孔军
  • 1篇高俊
  • 1篇王玉海
  • 1篇彭俊华
  • 1篇张浩

传媒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电子元件与材...
  • 1篇压电与声光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自供电式压电能量回收接口电路被引量:4
2014年
阐述了经典能量回收接口电路及二次同步开关电荷提取电路(DSSH)工作的基本原理以及两种电路各自的优缺点。基于DSSH电路回收功率与负载无关、回收效率高等优点,提出了一种低功耗的自供电优化设计方案,克服了其难以实现能量自给的缺点。使用LTspice建模仿真,验证了这一方案的有效性,并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出该电路最终回收功率约可达经典电路的400%。搭建了振动能量回收实验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电路实际输出功率可达经典电路的2.31倍,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
王玉霞季宏丽裘进浩尹慧慧
关键词:能量回收阻抗匹配同步开关自供电
共振频率可调式非线性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被引量:25
2017年
振动能量回收技术能够将环境中的机械振动能转换成电能,进而为微功耗装置供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设计了一种利用压电材料的新型振动能量收集器,该机电耦合结构由一对非对称压电悬臂梁组成,悬臂梁末端固定有永磁体,利用永磁体产生的非线性力,实现了悬臂梁共振频率与外界激振频率的匹配调节。提出了该结构的理论模型,借助Matlab/Simulink数值分析软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外界激励加速度幅值为3 m/s^2的时,结构即能实现较大频带范围内的频率匹配调节,频带范围不低于6.5Hz,最大回收功率不低于2 mW。
吴义鹏季宏丽裘进浩张浩
关键词:能量回收压电非线性
基于ARM的多通道电荷放大器的设计与测试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基于压电传感器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特别设计了一16通道的程控电荷放大器板卡,由嵌入式微控制芯片STM32F407IGT6进行板卡的功能和状态控制。程控电荷放大器板卡包含驱动传感选择模块、电荷转换模块、无源滤波模块、二级放大兼微调模块、带通滤波模块及USB传输模块等,满足研制的电荷放大器具备的各项功能,同时具有体积小及集成度高等优点。板卡与上位机直接通过USB串口进行通信,上位机用户界面基于LabVIEW软件进行开发。
彭俊华吴义鹏裘进浩季宏丽王玉海
关键词:电荷放大器多通道程控ARM结构健康监测
二维低频多模态振动能量回收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改善传统的振动能量回收结构收集能量方向的单一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二维低频多模态振动能量回收结构,该结构是由螺旋形弹性基片和黏贴在基片上的压电陶瓷片组成的。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结构进行仿真分析,并搭建实验平台对结构的发电性能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实现了x-y平面内两个方向的振动能量的收集;在1-100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多模态,拓宽了能量回收的频带范围,最大输出功率可以达到0.259mW;在低频21.2Hz时输出功率为0.128mw,也有较好的能量回收性能。
尹慧慧季宏丽裘进浩朱孔军王玉霞
关键词:能量回收压电陶瓷多模态宽频
橡胶压电堆隔振系统参数最优化反馈控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减小振动对飞行器上仪器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橡胶和压电堆相结合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并考虑系统稳定性的反馈参数优化方法,并对该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实验验证。建立了该隔振器结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对橡胶和压电堆进行参数识别。以系统的振动传递率为目标函数,考虑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以稳定条件作为约束条件,应用遗传算法得到最优化的速度反馈控制参数。搭建实验平台并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方法进行隔振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主被动一体化隔振系统比单纯的被动隔振系统隔振效果好,而且在共振点附近减振效果最好。
刘露裘进浩季宏丽高俊刘灿昌
关键词:隔振反馈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