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930) 作品数:12 被引量:96 H指数:7 相关作者: 夏文芳 陈璐璐 曾天舒 黎慧清 周慜 更多>> 相关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The Effect of Estrogen on the Restoration of Bone Mass and Bone Quality in Ovariectomized Rats 被引量:3 2000年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strogen on its ability to restore the bone mass and bone quality in ovariectomized rats by examining the changes of bone morphology and histomorphometry, 3- month-old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4 groups: normal control, ovariectomized (OVX), sham- operated (Sham-O) and OVX plus estrogen (OVX+E2). Treatment initiated from the day 8 weeks after operation and continued for 12 weeks. Bone morphology and histomorphometry were examined afterwards.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ing to control group, the trabecular bone in OVX appeared thinner and reduced in the amount. 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trabecula was decreased and the struc- ture disordered. The free-end of trabecula was increased. The cavity of bone marrow enlarged. After treatment with estrogen, above changes improved remarkably by different degree, although did not reach the normal face. The bone histomorphometry results damonstrated that estrogen treatment in- creased bone mass and the amount of trabecula by 129% and 132% respectively (P<0. 05). The activity of bone resorpt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rate of bone formation increased to 203%.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reatment of ovariectomized rats with estrogen can not only increase bone mass, also improve the bone structure and enhance the property of bone mechanics. 陈璐璐关键词:ESTROGEN MORPHOLOGY HISTOMORPHOMETRY OSTEOPOROSIS 补肾中药对去卵巢大鼠骨髓IL-6、IL-6R基因表达及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观察补肾中药对去卵巢大鼠骨髓细胞表达白介素 6 (IL 6 )、IL 6受体 (IL 6R)、gp130基因的影响及其与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形成破骨细胞能力变化的关系。 方法 健康 3月龄雌性SD大鼠 ,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去卵巢组、雌激素组、中药组。取骨髓细胞作细胞培养和提取RNA。细胞培养第 6天染色 ,以TRAP染色 (+)以及胞核≥ 3为破骨细胞。骨髓细胞用TRIZOL提取总RNA后进行RT PCR。 结果 去卵巢组术后 6周及 12周 ,骨髓破骨细胞形成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5 ) ,补肾中药与雌激素均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 (P <0 0 5 )。去卵巢后 6周骨髓细胞IL 6和IL 6RmRNA表达显著增高 (P <0 0 5及 0 0 1) ,第 12周时 ,IL 6、IL 6R基因表达虽有下降 ,但仍然高于对照组。补肾中药与雌激素均显示可减少上述基因过度表达 ,以第 6周时作用最显著(P <0 0 5及 0 0 1)。以上各组全程未见 gp130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 结论 本方所用补肾药物可以抑制大鼠去卵巢后骨髓IL 6、IL 6R基因过度表达 ,这一效应与药物抑制骨髓源性破骨细胞生成的作用密切相关。 陈璐璐 曾天舒 夏文芳 黎慧清 周慜关键词:补肾中药 IL-6 IL-6R 基因表达 补肾法对去卵巢大鼠骨髓细胞OPG、RANKL和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大鼠去卵巢后骨髓细胞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RANK)、护骨素(OPG)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的影响。方法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其中24只为假手术对照组,48只去卵巢后随机分为去卵巢组和中药组,每组24只。分别于去卵巢后2、4、6、12周每组各取6只大鼠骨髓细胞提取RNA,RTPCR半定量分析其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去卵巢后2周,去卵巢组骨髓细胞TNFα和RANKL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0.01),第4~6周,上述改变达高峰,至第12周TNFα仍呈有意义增高;而去卵巢组OPG表达在第2~6周则明显降低,2~4周为最低点。中药组TNFα和RANKL表达低于去卵巢组(P<0.05,P<0.01),而OPG表达明显高于去卵巢组。但是中药治疗未能使以上基因表达完全恢复正常。各组全程未见RANK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补肾中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去卵巢大鼠骨髓细胞过度表达TNFα和RANKL,同时增加OPG的表达。 曾天舒 陈璐璐 潘世秀 夏文芳关键词:补肾法 骨髓 护骨素 补肾壮骨中药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观察补肾壮骨中药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水平的影响 ,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 (N)组、去卵巢对照 (OVX)组、雌激素治疗(OVX +E2 )组、中药治疗 (OVX +CM )组。各组分别在处理 2、4、6周后留取心脏血 ,并取骨组织培养 4 8h ,用ELISA方法检测骨组织培养液及血清中IL 6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OVX组骨组织中IL 6水平随去卵巢时间延长而升高 ,6周时达高峰 ,为 2周时的 2 2 7倍。去卵巢后补充雌激素可降低骨组织中IL 6水平 ,其降低程度在 2周、4周、6周时分别为 5 0 %、70 %、80 % (P <0 0 5 )。补肾壮骨中药亦使IL 6产生减少 ,但效果不及雌激素明显 ;与OVX组比较 ,其降低水平分别为 8%、2 0 %、30 % (P <0 0 5 )。各组血清中IL 6水平随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 ,各组间比较 ,差异也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补肾壮骨中药对骨组织局部IL 6产生有较强抑制作用 ,但对血清IL 6水平无明显影响。 黎慧清 陈璐璐 曾天舒 夏文芳 周敏关键词:补肾壮骨中药 白细胞介素-6 雌激素调节大鼠去卵巢后骨髓细胞OPG、RANKL、RANK基因表达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大鼠去卵巢后骨髓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RANK)、护骨素(OPG)以及TNFα基因表达的改变和雌激素的影响。方法健康3m龄雌性SD大鼠72只,24只为假手术对照组,48只去卵巢,随机分为去卵巢组和雌激素组,每组24只。分别于去卵巢后2、4、6、12w每组各取6只大鼠骨髓细胞提取RNA,RTPCR半定量分析其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去卵巢后2w,去卵巢组骨髓细胞TNFα和RANKL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0.01),第4~6w,上述改变达高峰,至第12wTNFα仍呈有意义增高;而OPG表达在第2~6w则明显降低(P<0.01),2~4w为最低点;OPGRANKL比值2~6w为最低(P<0.01),12w仍低于对照组。雌激素组以上各时间TNFα和RANKL表达低于去卵巢组(P<0.05,P<0.01)而OPG表达和OPGRANKL比值明显高于去卵巢组(P<0.01)。各组全程未见RANK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雌激素抑制大鼠去卵巢后骨髓细胞过度表达RANKL和TNFα而增加OPG的表达。 曾天舒 潘世秀 陈璐璐 夏文芳关键词:雌激素 护骨素 核因子 复合脉冲电磁场对去卵巢大鼠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被引量:25 2001年 目的 以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为指标 ,观察复合脉冲电磁场 (PEMFs)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以探讨PEMFs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 48只随机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N组 )、卵巢切除组 (O组 )、苯甲酸雌二醇 (阳性对照 )治疗组 (E2 组 )及PEMFs治疗组 (EM组 ) ,每组 1 2只。分别于去势后 6周开始治疗 ,治疗 8周、1 2周后处死大鼠 ,取腰椎及胫骨行骨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 PEMFs组治疗 8周 ,对大鼠胫骨代谢无明显影响 ,但腰椎骨形成参数增高 (P <0 .0 5) ;治疗 1 2周 ,骨形成和骨吸收参数值均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0 .0 1 ) ,骨量高于O组 (P <0 .0 5) ,与E2 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但仍低于正常组 (P <0 .0 1 )。结论 PEMFs能促进骨形成 ,同时也刺激骨吸收 ,但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大于和早于促进骨吸收的作用 ,因而能够部分恢复已丢失的骨量 ,是颇具潜力的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 陈璐璐 柯俐 曾天舒 涂意辉 夏文芳 周慜关键词:电磁场 骨质疏松 卵巢切除 骨形态计量 改良的成年大鼠骨髓源性破骨细胞诱导培养体系 被引量:12 2002年 为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破骨细胞 ,在近几年国内成年大鼠骨髓源性破骨样细胞培养的基础上加以改良 ,以建立一个简便、有效的诱导培养体系。收集 3月龄 SD大鼠股骨骨髓细胞悬液 ,置入含有 2 0 %胎牛血清、 1,2 5 (OH) 2Vit D3的培养液中。将培养体系分为 4组 :A组为对照组 ,未加入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B组加入 GM- CSF;C组加入 Dexamethasone;D组加入 GM- CSF和 Dexamethasone,观察各组破骨样细胞 (osteoclast- like cell,OL C)及骨陷窝形成情况 ,并计数比较。培养第 6 d,便可见所培养细胞衍变为形态不规则、有伪足形成的多核巨细胞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染色 (+) ,且具有骨吸收作用 ,符合破骨细胞的鉴定标准。 D组所形成 OL C及骨陷窝数目较其它 3组明显增多 (P<0 .0 1) ,且 OL C出现较早。结果表明 :成功地建立了一个以 1,2 5 (OH) 2 Vit D3、GM- CSF、Dexamethasone为诱导分化条件的培养体系。所获得破骨细胞数量多 ,特征明显 。 夏文芳 陈璐璐 曾天舒关键词:骨髓 破骨细胞 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地塞米松 去卵巢大鼠骨髓源性破骨样细胞增殖、分化的改变及雌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通过体外骨髓细胞培养诱导破骨样细胞 (osteoclast likecells ,OLC)的形成 ,观察去卵巢对成年大鼠OLC形成及活性的影响以及给予雌激素后的改变。 方法 3月龄SD大鼠分为对照组、去卵巢组及雌激素替代组。术后 12周处死大鼠 ,取股骨分离骨髓细胞 ,在条件培养液中诱导其向破骨细胞分化。活体观察OLC形成情况并于培养的第 6天行细胞染色 ,以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 (+)、细胞核≥ 3个的细胞为OLC ,计数各组OLC及骨陷窝。 结果 3组中去卵巢组OLC出现早且数量〔(2 7 75± 0 92 )个 /玻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17 93± 0 6 9)个 /玻片和 (12 81±0 6 1)个 /玻片 ,P <0 0 1〕。雌激素处理能明显抑制OLC的形成 ,但雌激素替代组的OLC仍多于对照组 (P <0 0 5 )。骨陷窝形成的变化与OLC数量改变一致。 结论 本实验结果显示大鼠去卵巢后 ,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OLC数量明显增多 ,且活性增强。补充雌激素能够有效抑制OLC形成增加及其活性增强。故雌激素抑制骨吸收的机制至少部分是作用于骨髓干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 陈璐璐 夏文芳 曾天舒 周慜 黎慧清关键词:卵巢功能衰退 雌激素替代治疗 骨髓干细胞 大鼠去卵巢后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骨髓IL-6、IL-6受体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观察大鼠去卵巢后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骨髓细胞IL-6、IL-6受体以及gpl30基因表达水平改变的关系。方法 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30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30只经腹手术去卵巢。分别于去卵巢后2,4,6,8,12周取去卵巢组和对照组各6只大鼠骨髓细胞作细胞培养和提取RNA。培养的第6天分别作瑞氏-吉姆萨染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以胞核3个或3个以上以及TRAP(+)为破骨细胞标志,计数细胞数。骨髓细胞提取总RNA进行逆转录PCR。结果 术后2周去卵巢组破骨细胞形成数即多于对照组(P<0.05);第4-6周,去卵巢组破骨细胞形成达高峰,明显多于2周(P<0.01);去卵巢后的8周,较峰值下降,直至12周去卵巢组破骨细胞形成数仍高于对照组(P<0.05)。与破骨细胞的变化相对应,术后2周,骨髓细胞IL-6及IL-6R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分别为P<0.01,P<0.05);第4周时,IL-6表达水平达到高峰,保持至第6周,IL-6R表达则在第6周达最高;第8周,IL-6、IL-6R基因表达水平较峰值下降,但直至第12周仍高于对照组。去卵巢后全程未见gp130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 大鼠去卵巢后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明显增加,呈时间相关动态过程,第6周达高峰,这一过程与骨髓细胞IL-6、IL-6R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一致,提示去卵巢后骨髓细? 曾天舒 陈璐璐 夏文芳 周慜 黎慧清关键词:卵巢 骨髓 破骨细胞 补肾壮骨中药对大鼠去卵巢后早期白细胞介素6介导的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观察补肾壮骨中药对大鼠去卵巢后早期骨髓源性破骨细胞形成能力和骨髓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IL-6受体(IL-6R)、gp130基因的影响。方法 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其中24只为假手术对照组;48只去卵巢,随机分为去卵巢组和中药组,每组24只。分别于去卵巢后2、4、6、12周每组各取6只大鼠骨髓细胞作细胞培养和提取RNA,培养第6天分别作瑞氏-吉姆萨染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骨髓细胞TRIZOL提取总RNA。结果 去卵巢后2周,去卵巢组破骨细胞形成数即多于对照组(P<0.05),骨髓细胞IL-6和IL-6R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第4-6周,上述改变达高峰,并持续至第12周;从4-12周,上述各指标中药组均明显低于去卵巢组(P<0.05,P<0.01)。以上各组全程未见gp130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结论 本方所用补肾壮骨中药可以抑制大鼠去卵巢后骨髓源性破骨细胞的生成,这一效应至少部分与其抑制骨髓细胞在去卵巢后过度表达IL-6、IL-6R有关。 曾天舒 陈璐璐 夏文芳 黎慧清 周慜关键词:去卵巢 破骨细胞 骨髓细胞 补肾壮骨 中药 IL-6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