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101072C)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昉更多>>
- 相关机构:徐州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师陀小说意象结构中隐匿的“小城”文化心理结构被引量:1
- 2016年
- 师陀的创作中有三个重要的意象:"车站""塔"与"深宅"。这三个意象在师陀创作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意象结构,反映出作家"外来文明—人文文化精华—封建纲常秩序"三维互参的多元文化心理结构,展现了作家对于现代与传统文化的复杂认知与态度。同时,师陀的这种文化心理结构也相应存在于以"小城"为原型进入文学想象的其他具有人文性倾向作家的创作中,成为小城叙事的重要特点。这种多元文化心理结构形成于"小城"所独据的历史文化空间,成就了小城叙事在现代文学场域中的独特价值意义。
- 王昉
- 关键词:师陀意象结构小城文化心理结构
- 从浪漫主义反抗到人文主义救赎——也论郁达夫创作的精神转向被引量:2
- 2012年
- 郁达夫的创作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创作传达出坚决而明朗的浪漫主义精神指向。20年代末,郁达夫在选择浪漫主义式疏离的同时,其创作指向逐渐从浪漫主义悲情式的对历史的质疑与解构的向度,转入带有浓厚人文意味的文化救赎。这种文化救赎是郁达夫所倡导的其所谓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弊端的补救,是对传统人文文化伦理维度的彰显。本文旨在通过对郁达夫作品的文本细读,以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厘清其创作精神转变的内在逻辑。
- 王昉
- 关键词:浪漫主义人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