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2YJY02)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黄甫全王晓芳曾文婕邓永超陈思宇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整合式
  • 2篇文化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模式
  • 1篇语言
  • 1篇语言能力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反思
  • 1篇外语
  • 1篇外语教育
  • 1篇文化教育
  • 1篇文化能力
  • 1篇校本
  • 1篇校本模式
  • 1篇教育
  • 1篇教育范式
  • 1篇结构主义
  • 1篇跨文化
  • 1篇跨文化能力
  • 1篇教师

机构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作者

  • 3篇黄甫全
  • 1篇刘会英
  • 1篇陈思宇
  • 1篇曾文婕
  • 1篇李灵丽
  • 1篇邓永超
  • 1篇王晓芳

传媒

  • 3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电化教育研究

年份

  • 5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培育跨文化理解能力——论课语整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文化教育范式被引量:5
2014年
课语整合式学习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芬兰和荷兰两个国家,此后在欧洲以及世界其它国家得到迅猛发展。依照文化哲学的整体主义视角,有学者发现传统外语教育存在语言与课目知识疏离、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文化教育诉求催生课语整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文化教育范式,课语整合式学习在教育理念上遵奉整体主义哲学观;在教育目的上认同全球公民身份和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在教育内容上彰显学习者个人知识与具体情境;在教学方式上开发多样化有效实践路径;在评估方式上奉行课目内容优先原则,并表现出树立文化教育理念、确立全人教育目的、创新建构主义课程、开发文化教学方式和施行学本评估的趋势。
刘会英
关键词:外语教育文化教育
实现学校教育的文化价值——论课语整合式学习的发展功能被引量:2
2014年
课语整合式学习自1990年代中期提出以来,人们对它的发展功能进行了广泛研究。结果表明,课语整合式学习实现了学校教育的文化价值,具有三大发展功能:一是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为显著提升语言知识的习得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二是促进认知能力发展,尤其凸显出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概念建构能力的提高;三是涵养跨文化能力,具体包括提升跨文化认知、丰富跨文化情感以及发展跨文化行为技能。因而,课语整合式学习越来越受重视,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李灵丽
关键词: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
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文化素养——论课语整合式学习教师的专业发展被引量:6
2014年
教师专业发展是开发课语整合式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其知识基础与能力框架成为研究焦点。《课语整合式学习教师能力矩阵》和《课语整合式学习教师教育的欧洲框架》,描绘出课语整合式学习中教师应该融会贯通的四大专业知识和七种专业能力。前四者即课目内容知识、目的语知识、课语整合式教育学知识以及技术知识,后七者则分别为跨文化教学能力、反思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班课管理能力、资源创生能力和学习性评估能力。据此,大学与中小学幼儿园需要以高效培养课语整合式学习教师为旨归,合作创建职前课语整合式学习教师的"专家-新手共同体"培养模式。
陈思宇黄甫全
关键词:教师发展
原因层次分析法:预见式行动研究的有效方法被引量:8
2014年
原因层次分析法是预见式行动研究的有效方法,于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未来研究工作坊,整合了社会科学的预测、诠释与批判等三大取向,新融入"哲学反思"、"剖析隐喻"和"行动研究"等三大支柱;超越传统社会科学研究和预测方法的平面式分析,新增了立体分析的层级,在铺叙层通过实证资料预测问题的发展趋势,并深入社会原因层、世界观层和隐喻层解构问题的成因,诠释其文化意义;通过立体四层不同利益相关者平等参与行动研究,批判和变革现实危机,创设多元未来并优选,从而超越传统未来研究,从"预测未来"走向"建构未来"。原因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创新性的方法,开发了整体主义的"程序图"、后结构主义的"工具箱"和整合方法论的"支柱系"等策略,已被个人和组织高效应用于诸多领域,并发展出"因果多层教育学"、"因果多层综合法"和"因果多层矩阵"等,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邓永超黄甫全
关键词:哲学反思
论新兴微型课程开发的三种模式被引量:10
2014年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微型课程开发在世界许多国家逐步兴起。基于已有研究成果,该文梳理并阐明新兴微型课程开发的三种模式,认为微课程开发呈现出从校本模式到信息化模式再到整合模式的发展演变走向。微型课程开发的校本模式聚焦于班级层面,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深化拓展和吐故纳新;信息化模式紧跟教育信息化的潮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凸显微型课程开发的信息化取向;整合模式则超越校本模式和信息化模式,呼应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追求以人的学习为本的信息技术和课程开发的双向整合,最终创生出新的信息化课程文化。
王晓芳黄甫全曾文婕
关键词:校本模式信息化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