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37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379)
-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国艳徐鑫张振芳王兴国金青哲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江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不同煎炸条件对茶叶籽油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以茶叶籽油为煎炸用油,研究了不同煎炸原料、煎炸温度和煎炸时间对茶叶籽油苯并(a)芘(BaP)含量的影响,并对其氧化指标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煎炸鸡翅的茶叶籽油180℃煎炸10 h后BaP含量最多,为8.82μg/kg,其次为煎炸豆腐和土豆的茶叶籽油,煎炸油条的茶叶籽油BaP含量最少;煎炸原料中BaP的增加量为鸡翅>土豆>豆腐>油条;以鸡翅为原料煎炸温度越高,茶叶籽油中BaP生成量越多,200℃煎炸10 h后BaP含量达11.86μg/kg;随煎炸时间的延长,BaP含量上升速率加快,180℃煎炸50 h后茶叶籽油BaP含量由1.92μg/kg上升至16.13μg/kg,此时过氧化值、酸值(KOH)和茴香胺值分别为18.75 mmol/kg、3.32 mg/g和77.25。
- 刘国艳刘莉孙欣果徐鑫
- 关键词:茶叶籽油煎炸苯并(A)芘
- 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来源及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13年
- 近年来食用植物油中强致癌物苯并(a)芘(BaP)超标事件的相继报道,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强烈关注。根据已有文献报道,总结食用植物油加工过程中BaP的主要来源及迁移变化情况,并结合非食品领域BaP形成机理的报道,分析食用植物油中BaP的形成机理,为食用植物油中BaP来源和形成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以利于有效控制食用植物油中BaP含量方法的建立,达到降低和控制食用植物油中BaP的污染,保证人体健康的目的。
- 刘国艳张振芳金青哲王兴国徐鑫
-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苯并(A)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