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2006-31)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潘烨王莉徐小勇汪琼陈鹏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银杏
  • 2篇发育
  • 1篇淀粉
  • 1篇淀粉体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长发育过程
  • 1篇胚乳
  • 1篇胚珠
  • 1篇发育观察
  • 1篇发育过程
  • 1篇发育进程

机构

  • 2篇扬州大学

作者

  • 2篇王永平
  • 2篇陈鹏
  • 2篇汪琼
  • 2篇徐小勇
  • 2篇王莉
  • 2篇潘烨
  • 1篇金飚

传媒

  • 1篇果树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银杏种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胚乳淀粉体发育观察被引量:9
2007年
对银杏胚乳发育过程进行连续2年的观察结果表明:1)发育成熟的银杏胚乳包括糊粉层与内胚乳2个部分,淀粉体主要积累在内胚乳细胞中,均为单粒淀粉,发育成熟的淀粉体可分为大粒和小粒2种;2)根据淀粉体的形状、大小和发育程度大致可分为淀粉体发生期、淀粉体体积与数量快速增长期、淀粉体发育成熟期3个时期;3)胚乳淀粉体的发生时期及充实部位表现出很大差异,合点端胚乳细胞中的淀粉体发生早,充实快,而珠孔端胚乳细胞中的淀粉体发生迟,充实速度慢;内胚乳外围细胞中淀粉体的充实要高于内部;颈卵器周围的胚乳细胞淀粉体的充实差。
王莉潘烨王永平汪琼徐小勇陈鹏
关键词:银杏胚乳发育淀粉体
银杏胚珠发育进程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以15 a生银杏(Ginkgo biloba L.)品种'佛指'(G.biloba cv.'Fozhi')为材料,观察了授粉后胚珠结构、雌配子体发育和种皮分化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1)授粉后2 d胚珠已分化出珠心、珠被和珠托组织,珠被顶端形成直径为162.16 μm的珠孔与540.54 μm长的珠孔道,珠心组织顶端形成长约520.83 μm、最大直径约125.06μm的瓶状贮粉室,花粉粒经珠孔道已到达贮粉室并在其中停留;(2)雌配子体的发育先后经历了游离核阶段(授粉后5~30 d)和细胞化阶段(授粉后30~45 d),之后在近珠孔端形成颈卵器,其余部分发育为胚乳薄壁细胞,其营养物质的积累高峰期为授粉后60~80 d;(3)种皮分化与形成分别经历珠被分化期(授粉期至授粉后30 d)、种皮分化期(授粉后30~50 d)、种皮形成初期(授粉后50~80 d)、种皮形成期(授粉后80~90 d).
王莉王永平汪琼潘烨金飚徐小勇陈鹏
关键词:银杏胚珠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