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31228004)
-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 相关作者:孙宝伟阎恩荣张志浩马文济黄海侠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碳库与植被碳归还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3年
- 土壤碳固持量随森林演替显著提高,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与植被碳归还的关系尚无定论。该研究以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系列为对象,通过测定前中后3个演替阶段土壤总有机碳(TOC)、可矿化碳(M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MBC)3种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与储量,植被凋落物年凋落量、地表枯落物现存量和细根年归还量及其碳储量,利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拟合,分析土壤碳库与植被碳输入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TOC、MC、DOC和MBC含量随演替进行均显著增加(p<0.05);(2)随演替进行,土壤TOC储量显著增加(p<0.05),而MC、DOC和MBC储量并没有出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其排序为:中期>后期>前期;(3)凋落物年凋落量及其碳储量随演替显著增加(p<0.05),细根年归还量及其碳储量随演替先增后降(p<0.05),而地表枯落物现存量与碳储量显著降低;(4)3种活性有机碳中,MC储量对土壤总有机碳储量解释的贡献率为34.01%(R2=0.388,p<0.05);(5)TOC和活性碳库(MC、DOC、MBC)受到不同碳归还方式的影响,但细根的影响最大(分别为28.2%、50.0%、73.4%和68.8%)。总之,随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发生,土壤总有机碳和3种活性有机碳储量显著增加,细根生物量和可矿化碳库储量增加是引起土壤碳固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 孙宝伟杨晓东张志浩马文济Ali ARSHAD黄海侠阎恩荣
- 关键词:活性有机碳细根次生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