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704)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严善春迟德富王嘉冰刘英胜程红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衡水市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天牛
  • 3篇星天牛
  • 3篇光肩星天牛
  • 2篇植物
  • 2篇杀虫
  • 2篇杀虫剂
  • 2篇触角电位
  • 1篇电生理
  • 1篇杨干象
  • 1篇幼虫
  • 1篇植物挥发物
  • 1篇天牛成虫
  • 1篇天牛科
  • 1篇天牛科昆虫
  • 1篇天牛幼虫
  • 1篇内吸性
  • 1篇内吸性杀虫剂
  • 1篇牛科
  • 1篇驱避
  • 1篇驱避作用

机构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衡水市林业局

作者

  • 3篇迟德富
  • 3篇严善春
  • 2篇刘英胜
  • 2篇王嘉冰
  • 1篇李琳
  • 1篇尹艳豹
  • 1篇范丽清
  • 1篇王琪
  • 1篇程红
  • 1篇王文帆
  • 1篇宇佳
  • 1篇薛羿
  • 1篇李玲
  • 1篇张振
  • 1篇李燕
  • 1篇徐智文

传媒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杨干象对12种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从12种植物挥发物中筛选出对杨干象成虫具有显著驱避、引诱作用的挥发性物质,并为生产制备驱避引诱剂提供依据,为有效控制杨干象种群奠定基础。【方法】利用EAG技术对12种植物挥发物质进行触角电生理反应,筛选出与对照差异显著的植物挥发物,再进行浓度梯度筛选。进而,进行Y型嗅觉仪和风洞生物测定。【结果】糠醛、苯甲酸、丁香酚、橙花醇、香茅醇、香柏油6种植物挥发物在1mol·L-1浓度下均能引起雌雄成虫较强的EAG反应(P<0.05);行为反应测试表明:Y型嗅觉仪生测中1mol·L-1寄主植物挥发物糠醛对杨干象雌虫有明显引诱作用(P<0.01),引诱率达71.59%;1mol·L-1非寄主植物挥发物橙花醇对杨干象雌虫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P<0.01),驱避率高达81.5%。风洞生测中1mol·L-1寄主植物挥发物苯甲酸对杨干象雌虫具有明显驱避作用,驱避率达74.68%。1 mol·L-1非寄主植物挥发物香柏油对杨干象雄虫具有驱避作用(P<0.01),驱避率达78.75%。【结论】在所选择的挥发物中,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杨干象成虫的行为影响略高于寄主植物;杨干象雌虫较雄虫对植物源挥发物更敏感;Y型嗅觉仪和风洞生测都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试验结果。
邢亚迟德富宇佳严峻鑫冉亚丽
关键词:杨干象植物挥发物触角电位风洞
3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室内防治试验
2017年
为了研究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3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成虫的防治效果,采用带叶枝条喷雾法对天牛成虫进行室内防治试验。3种杀虫剂的稀释倍数分别设为: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 000、30 000、50 000倍,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300、500倍,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2 500、3 750、5 000倍。对照组喷施清水。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天牛成虫的平均存活时长分别为,吡虫啉1.39~2.89 d、氯虫苯甲酰胺1.72~2.97 d、氟虫双酰胺1.72~3.78 d,对照组10.18 d。与对照组相比,3种杀虫剂显著降低了天牛成虫的平均存活时间,6 d内杀虫剂处理组的成虫死亡率达到100%。处理组成虫取食量减少或不取食,显著低于对照组成虫取食量。综上,说明这3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成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王嘉冰王琪严善春刘英胜
关键词:光肩星天牛杀虫剂存活时间取食量
3种天牛科昆虫摩擦发音器的超微结构及摩擦发音机制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观察和分析蛀干类害虫天牛成虫的个体间通讯行为,笔者利用扫描电镜首次观察并描述了3种天牛即曲纹花天牛(Leptura arcuata Panzer)、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和栗山天牛(Massicusraddei Blessig)发音器的超微形态结构,分析了3种天牛摩擦发音的方式。结果表明,3种天牛雌性和雄性发声器的形态、大小、音齿数目、分布及排列等存在种间差异,栗山天牛可能存在两种摩擦发音形式。同时还发现,3种天牛前胸背板后缘前端均生长有整齐的硬毛,光肩星天牛发音板上具有侧纵纹,这些硬毛结构在天牛的声音通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李玲迟德富李燕尹艳豹张振
关键词:天牛科超微结构发音方式
阔叶红松混交林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对松梢象甲发生及危害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抽样调查黑龙江省伊春地区上甘岭林业局2013年度阔叶红松混交林遭受松梢象甲危害的24个林班、59个小班内177块样地的立地和林分因子、受灾情况等,计算有虫株率、虫口密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析阔叶红松混交林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对松梢象甲发生及危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甘岭林业局阔叶红松混交林中,南坡受松梢象甲的危害较北坡严重,南坡虫害发生数是北坡的189.80%,占总有虫样方的52.54%,为主要受灾区域;将受灾样地的有虫株率与郁闭度值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y=–12.689x^2–11.713x+27.843,R^2=0.666 4;将受灾样地的有虫株率与Simpson指数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y=0.001 3x^2–0.060 4x+1.084 1,R^2=0.720 8;随着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增加和郁闭度的增加,有虫株率有明显降低的趋势。松梢象甲虫口密度与受灾林地的乔木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呈显著相关。
王文帆迟德富梁素钰李琳田松岩刘延坤
关键词:红松阔叶混交林林分因子
3种内吸性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被引量:9
2017年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杀虫药剂,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本次试验选用的被害树种为馒头柳,采用树干输液法,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3种内吸性杀虫剂进行林间防治试验。3种杀虫剂的质量浓度分别设为:氯虫苯甲酰胺2、4、8 g/L,氟虫双酰胺0.6、1.2、2.4 g/L,吡虫啉2.8、5.6、11.2 g/L。结果发现,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7.7%~54.5%、41.9%~66.0%和59.1%~86.4%。防治后,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处理组的树干上无新产卵刻痕,吡虫啉处理组的树干上,有新产卵刻痕的株数占总株数的1/7,产卵刻痕密度为0.57个/株;对照组树干中,有新产卵刻痕的株数占总株数的50%~60%,产卵刻痕密度为2.0~2.2个/株。说明这3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成虫产卵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驱避作用。因此,这3种内吸性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虫口密度的有效控制及降低其对林木的危害具有潜在价值。
王嘉冰徐智文薛羿刘英胜严善春
关键词:光肩星天牛内吸性杀虫剂产卵行为驱避作用
光肩星天牛对寄主植物萜烯类化合物触角活性和电位反应被引量:15
2012年
为给引诱剂和驱避剂开发提供基础资料,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离体触角各节嗅觉反应差异,离体触角活性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雌、雄两性对2 mol/L的顺-3-烯-1-醇、月桂烯、水芹烯、3-蒈烯、S型α-蒎烯、莰烯、R型α-蒎烯、S型β-蒎烯、柠檬烯、罗勒烯、正己烷和乙酸乙酯12种植物挥发物进行了EAG反应测定。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触角各节的嗅觉感受存在差异,最敏感节是端部第2节。雌、雄两性离体触角活性随时间变化规律不同,雌性呈缓慢减弱趋势,雄性0.8 h内活性陡降,而后呈缓慢减弱趋势;雌、雄虫触角分别在离体10.0、2.8 h基本失去活性。2 mol·L-1挥发物EAG测试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雌性对12种挥发物EAG反应明显(P<0.01),雄性除对S型α-蒎烯无明显EAG反应外(P>0.05),对其余11种挥发物反应明显(P<0.01)。T检验表明:雌、雄虫除对S-β-蒎烯差异不显著外,对其余11种挥发物的EAG反应存在显著差异(P<0.05)。
范丽清严善春程红孙宗华
关键词:光肩星天牛触角电位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