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101)
- 作品数:8 被引量:128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正竹邓威威张梁蒋正中韦朝领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普洱茶中咖啡碱在小鼠体内的吸收情况研究
- 2013年
- 对比研究了普洱茶、绿茶和咖啡碱以3种剂量(5、25和50 mg·kg-1·d-1)对小鼠灌胃给药之后,咖啡碱在小鼠体内的吸收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以咖啡碱剂量为25和50 mg·kg-1·d-1,分别灌胃小鼠普洱茶、绿茶和咖啡碱纯品,普洱茶灌胃后小鼠血浆中咖啡碱的水平明显低于灌胃绿茶和咖啡碱组。同时,用AUC(30-150 min)梯形计算公式计算咖啡碱吸收总量,灌胃咖啡碱剂量为25和50 mg·kg-1·d-1的普洱茶血液中咖啡碱总量也明显小于灌胃绿茶和咖啡碱(P<0.05)。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咖啡碱剂量下,普洱茶中的其它成分能够显著抑制咖啡碱的体内吸收。
- 盛俊张梁张正竹
- 关键词:普洱茶绿茶咖啡碱小鼠
- 基于cDNA-AFLP发掘茶树被茶尺蠖取食诱导的相关差异基因及其表达特征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发掘茶树被茶尺蠖取食诱导的相关防御基因及其分子防御机制。【方法】利用cDNA-AFLP筛选茶树叶片被其主要害虫茶尺蠖取食后差异表达片段(transcript-derived fragment,TDF),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相关验证;运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研究部分差异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茶树被茶尺蠖取食后,共发现231条TDF,经PCR验证和测序后,成功获得134条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序列,其中上调与下调表达的TDF数量分别为81和53条,各占测序获得序列的60.4%与39.6%;利用BLASTx在GenBank进行比对与功能分析可知,其中的23.1%与代谢相关,9.0%跟光合作用与能量相关,跟蛋白质合成与贮藏相关的序列各占8.2%,与信号转导相关的占6.0%,跟抗病与防御相关的占5.2%,但与细胞生长及细胞结构、转录因子和运输相关的数量很少,分别为1.5%、2.2%和3.0%;此外,还有6.7%的TDF功能不明确,有20.1%的无同源性序列;利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对TDF 21F1、22D、27L3和28F分别进行了表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4个TDF代表的基因在茶树被茶尺蠖取食后均有不同程度诱导。【结论】通过cDNA-AFLP技术发掘了多个茶树被茶尺蠖取食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初步揭示了茶树被害虫取食而诱导的分子防御机制。
- 曹士先程曦蒋正中盛亮上官明珠邓威威韦朝领
- 关键词:茶树茶尺蠖取食诱导CDNA-AFLP防御机制
- 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基因原核表达、及其抗体制备与鉴定被引量:3
- 2015年
- 克隆出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基因,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并制备TCS1抗体,旨在从蛋白水平研究茶树体内TCS1的表达情况。根据Gen Bank登陆的TCS1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找出其完整的ORF(开放阅读框),从茶树叶片c DNA中克隆了TCS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连接到p GEX-4T-2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p GEX-4T-2-TCS1。进行体外酶活检测后,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TCS1多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通过优化诱导条件,得出重组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为:30℃、4 h。诱导后的总蛋白、可溶性蛋白与包涵体蛋白均出现一条明显的外源蛋白条带。抗体经ELISA检测,效价为1∶2 000,Western blot检测表明抗体具有相对较好的特异性。构建了TCS1原核表达质粒,同时成功制备了抗TCS1的多克隆抗体。
- 邓威威金阳李旻马林龙张正竹
- 关键词:茶树咖啡碱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茶叶生物化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02
- 2015年
- 茶叶生物化学是研究茶树生命化学的科学,主要在生物化学与分子水平上探讨茶树特别是新梢中特征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途径、结构与功能,以及在茶叶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转化规律,与茶叶品质形成的关系。近年来,茶叶生物化学主要侧重在与茶叶品质和健康功效密切相关的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萜烯类香气物质等合成途径的研究,并在茶树基因组、特异性茶树种质资源代谢组、茶叶加工过程代谢谱、茶叶品质化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茶叶生物化学作为茶叶科学的基础,其研究成果为茶树栽培和育种、茶叶加工和深加工、茶叶贸易和茶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手段。随着行业和科技的发展,茶叶生物化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在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 宛晓春李大祥张正竹夏涛凌铁军陈琪
- 关键词:次级代谢基因组品质化学
- 绿茶糖苷类香气前体的GC-MS和HPLC-ESI-MS^n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法(HPLC-ESI-MSn)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鉴定了绿茶中的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茶样经甲醇提取,HPD-500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富集糖苷,GC-MS跟踪监测酶解后挥发性苷元,然后通过电喷雾多级质谱,根据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准分子离子峰和多级质谱裂解碎片,鉴定了13种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其中2种糖苷首次发现存在于绿茶中。
- 朱圣洁桑八一张正竹张梁
- 关键词:糖苷类香气前体气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绿茶
- 绿茶水提物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被引量:2
- 2012年
- 根据加工过程的不同,茶叶可以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绿茶是典型的不发酵茶,加工过程中,由于高温湿热作用,破坏了茶叶中酶的活性,阻止了茶叶中主要成分的酶性氧化,因此绿茶中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不仅赋予了茶叶独有的色、香、味品质,而且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为了建立绿茶水提物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合物标准库,本文利用Amberlite XAD-2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技术对绿茶水提物中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纯化,采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从绿茶的水提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咖啡碱、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山柰酚-3-葡萄糖苷、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和没食子酸。
- 吴慧张梁朱圣洁张正竹
- 关键词:绿茶化学成分
- 祁门红茶加工中氨基酸和儿茶素快速检测模型建立被引量:10
- 2015年
- 氨基酸与儿茶素是茶叶品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祁门红茶在加工过程中,氨基酸与儿茶素含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且不同加工阶段差异性很大,但目前在生产中缺乏快速在线检测方法。为了实现对祁门红茶加工过程中氨基酸和儿茶素含量快速测定,试验以鲜叶、萎凋叶、揉捻叶、发酵叶和干燥后毛茶为原料,获取近红外光谱并利用化学方法检测氨基酸和儿茶素含量。对采集的原始光谱进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T)预处理,利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回归法(Si-PLS)构建氨基酸和儿茶素含量近红外回归模型,相关系数与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作为评价模型的有效指标。结果表明,利用Si-PLS方法建立氨基酸含量的模型最优组合包含20个光谱区间并联合4个子区间和9个主成分因子,校正集的相关系数、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55 8和1.768;预测集的相关系数、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49 5和2.16。儿茶素含量的模型最优组合包含20个光谱区间并联合3个子区间和10个主成分因子,校正集的相关系数、校正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40 1和1.22;预测集的相关系数、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38 5和1.17。所建立模型准确性较好,这为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叶品质的在线监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 宁井铭颜玲张正竹韦玲冬李露青方骏婷黄财旺
- 关键词:祁门红茶近红外光谱
- 喷施溴氰菊酯对茶树主要特征性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研究了不同浓度溴氰菊酯对茶树叶片中主要特征性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以及时间效应。结果表明:处理后2 d,3种浓度的处理皆引起茶多酚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降低幅度愈大,处理后8 d,低浓度和推荐浓度处理的叶片降低幅度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9.4%和20.3%;喷施后2-8 d,3种浓度处理皆导致茶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低浓度和高浓度组均是在处理后8 d降低幅度最大,分别达到18.3%和22.3%;喷施后2 d和4 d,低浓度的处理诱导咖啡碱含量显著升高,而推荐浓度与高浓度的处理却导致咖啡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在处理后10 d,不同浓度处理的叶片中3种特征性代谢化物含量与对照相比,均相差不大。
- 蒋正中盛亮邓威威杨云秋韦朝领张正竹
- 关键词:茶树化学杀虫剂溴氰菊酯次生代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