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9-26)

作品数:3 被引量:76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懿华魏海萍段玉森高松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污染
  • 2篇水溶性离子
  • 2篇污染过程
  • 2篇细颗粒
  • 2篇PM2.5
  • 1篇沙尘
  • 1篇上海城区
  • 1篇手工法
  • 1篇气溶胶
  • 1篇无机
  • 1篇秸秆焚烧
  • 1篇灰霾
  • 1篇焚烧
  • 1篇PM
  • 1篇持续污染

机构

  • 3篇上海市环境保...

作者

  • 3篇张懿华
  • 1篇高松
  • 1篇段玉森
  • 1篇魏海萍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上海城区典型空气污染过程中细颗粒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47
2011年
采集了上海城区2009年10月10~21日期间2次空气污染过程的样品,在对污染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PM2.5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探讨了污染源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4日的灰霾过程主要由本地排放的污染物二次转化形成,PM2.5占PM10比重超过60%且PM2.5中离子组分含量高.17~19日的浮尘过程中,受北方沙尘影响本市粗颗粒浓度上升,PM2.5所占比重下降,二次离子组分从细颗粒物向粗颗粒物转移且Ca2+浓度上升,同时受到长江三角洲区域秸秆焚烧的影响,细颗粒物中K+,EC和OC含量高.因此,应在控制本地源排放的同时,加强对细颗粒尤其是二次细颗粒污染及其前体物的协同控制.
张懿华段玉森高松魏海萍沙斐蔡艳沈丽萍
关键词:细颗粒水溶性离子灰霾秸秆焚烧
上海市典型霾污染过程二次无机气溶胶组分特征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2010年的5月19日—5月21日,上海市出现持续性高浓度细颗粒物的霾污染过程。在线气溶胶离子组分监测结果表明,SO42-、NO3-和NH4+二次离子成分是该次污染过程的主要贡献者。通过污染过程分析发现,有利的反应条件、充足的气态前体物和一定的大气氧化性使得NO2迅速向颗粒态转化,加上陆地排放的SO2经充分二次转化后重新从海面输送回来,导致PM2.5浓度交替出现峰值,形成连续霾污染。因此,为有效控制上海市霾污染,必须协同控制NOx和SO2气态污染物,前者因其转化速度快且具有复合效应需严控上海排放源,后者因其区域长距离输送特性应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张懿华
关键词:细颗粒PM2.5水溶性离子
手工法与自动监测法测定PM_(2.5)质量浓度比对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采用小流量颗粒物采样器手工采样重量法和基于微振荡天平原理自动监测法监测PM2.5质量浓度。通过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期间两种方法的监测数据比对显示出季节差异,冬、春两季手工法获得质量浓度高于自动法,夏、秋两季手工法低于自动法,可能与两种采样方法下膜置于不同的温度有关。当受沙尘影响、持续污染或者高温污染时,两种方法结果偏差较大,可能与仪器的粒径切割效率改变有关。
蔡艳张懿华沙斐沈丽萍胡海燕
关键词:PM2.5沙尘持续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