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XW12)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黄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宜春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媒介
  • 1篇都市报
  • 1篇悬置
  • 1篇真相
  • 1篇纸质媒体
  • 1篇日报
  • 1篇逃离
  • 1篇污名
  • 1篇污名化
  • 1篇论略
  • 1篇媒介伦理
  • 1篇媒介融合
  • 1篇媒体
  • 1篇江南都市报
  • 1篇公信
  • 1篇公信力
  • 1篇官方
  • 1篇报纸
  • 1篇《江南都市报...
  • 1篇《江西日报》

机构

  • 3篇宜春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黄海燕

传媒

  • 3篇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江西日报报业集团报纸官微发展状况检视及对策论略——基于对《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信息日报》新浪官微的实证分析
2014年
纵向来看,江西日报报业集团报纸官微走过了"空档频出、时段集中、质量较低、定位不明"的试水期和"空档减少、时段分散、纸媒窗口、直播频现"的起步期,进入到"逐日更新、早晚覆盖、信源多元、质量提升"的发展期。横向来看,各报纸官微运营水平差距明显,运营模式各不相同,运营关联较为薄弱。面对媒体发展新态势,江报集团报纸官微应积极构建微博矩阵,实现流程再造;突显区域特色,塑造优势品牌;强化传统优势,追求差异生存;增强数据分析,达成精确推送;精选团队成员,力促基因重组。在服务地方发展,打通"两个舆论场"和凝聚社会共识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黄海燕
关键词:江南都市报
国内纸质媒体官方微博的研究现状评价及展望
2015年
国内纸质媒体官方微博的大量出现,作为一个全新的新闻传播景观,进入到学界视野,催生了一批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研究路径趋于雷同、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对象相对集中、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等问题。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深化和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及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扩展,相关学术研究亦应在新的向度和方法上寻找突破。
黄海燕
关键词:纸质媒体媒介融合
对真相的悬置和污名化效应的产生——“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中的媒介伦理问题反思
2016年
聚焦于"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指出社会转型期网民情绪宣泄的需要导致了其对"上海女孩"和"江西农村"两个标签的反复征用,而职业媒体人潜意识中的时间焦虑和功利主义倾向,则使其为了迎合情绪消费的需要而悬置了对事件真相的探寻。以上两者的合力,带来了"上海女孩"和"江西农村"的污名化效应。尽管这种污名化效应会因事件真相的揭示而降低,但不会完全消失。从长期影响来看,类似媒介伦理问题的反复出现,不仅会降低社会互信和媒体公信力,还会带来社会的撕裂,值得警惕。此外,面对这一虚假事件,江西省主要媒体双微平台还暴露出危机处理意识迟钝和危机公关能力欠缺等问题。
黄海燕
关键词:真相污名化媒介伦理公信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