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7JDB103)
-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孙启军张英姣更多>>
-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变化之内因
- 2010年
-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对独联体的政策变化鲜明,先后经历了甩开与轻视独联体,日益重视独联体、政策逐步形成,全力推进与加强独联体一体化,推行更为灵活与现实的独联体政策等阶段。俄罗斯国内政局的变动与领导人的差异是影响俄对独联体政策阶段性变化的重要内因。对这两个国内政治因素与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的关联性分析,将有助于深刻理解俄罗斯与独联体的关系。
- 张英姣孙启军
- 关键词:独联体外交政策
- 再探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对第三世界扩张之影响
- 2010年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将第三世界当作与美国争霸的砝码,加紧扩张、渗透和争夺。过度扩张不仅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深重灾难和消极影响,而且也使得苏联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恶化了苏联的国际环境,毁坏了社会主义的形象和苏联的声誉,并最终拖垮了苏联。
- 张英姣孙启军
- 关键词:勃列日涅夫
- 古阿姆与俄罗斯关系中的民族主义解读
- 2011年
- 在影响古阿姆与俄罗斯关系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民族主义是一个不得不分析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古阿姆国家具有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与深厚传统,古阿姆国家具有一定的民族矛盾和民族狂热情绪,俄罗斯向来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主义传统的国家,俄罗斯在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中,尤其与古阿姆国家,既有"国家民族主义"的正面作用,也有"国家民族主义"的负面效应。
- 孙启军张英姣
- 关键词:民族主义
- 论美国对独联体外交政策的演变
- 2010年
- 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对独联体的外交政策,整体上是服从、服务于美国对俄罗斯战略需要的,并呈现清晰的演变轨迹:扩展民主、改造防范俄罗斯——渗透独联体、遏制俄罗斯——运用巧实力、对话俄罗斯。事实,政策演变的只是手段和方式,而美国的根本目标"防止俄罗斯重新崛起成为美国的威胁"是不变的。
- 张英姣孙启军
- 关键词:独联体外交政策
- 解读大国中亚博弈与中国外交对策
- 2010年
- 中亚地区日益凸显的地缘和能源战略价值,吸引着"近邻"和"远方"大国相继角逐。中国是中亚的邻国,在中亚有着重要的战略利益。中亚地区业已形成的俄、美、欧博弈态势是中国中亚外交面临的重要外部环境。中国要做好自身定位,妥善处理与各类国家的关系,实现中国在中亚利益的最大化。
- 张英姣孙启军
- 关键词:大国博弈中国外交
- 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变化的经济因素解析
- 2010年
-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对独联体的政策变化鲜明,先后经历了甩开与轻视独联体,日益重视独联体、政策逐步形成,全力推进与加强独联体一体化,推行更为灵活与现实的独联体政策等阶段。俄罗斯国内经济实力的变化与经济强力集团的利益是影响俄对独联体政策阶段性变化的重要经济原因。对这两个国内经济因素与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的关联性分析,将有助于深刻理解俄罗斯与独联体的关系。
- 张英姣孙启军
- 关键词:独联体外交政策
- 中亚:俄美欧博弈与中国的对策被引量:2
- 2010年
- 中亚地区日益凸显的地缘和能源战略价值,吸引着“近邻”和“远方”大国相继角逐。中国是中亚的邻国,在中亚有着重要的战略利益。中亚地区已形成的俄、美、欧博弈态势是中国中亚外交面临的重要外部环境。中国要做好自身定位,妥善处理与各类国家的关系,实现中国在中亚利益的最大化。
- 张英姣孙启军
- 关键词:大国博弈中国外交
- 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性质新论
- 目前学术界对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的性质,众说纷纭。事实,'颜色革命'既非传统意义上的革命,也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颜色革命'没有改变独联体各国当初独立时建立的国体与政体,只是新兴的政治势力取代了旧的政治势力,是独联...
- 张英姣孙启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