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40036)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瞿继勇杨彩贤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吉首大学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湘西地区苗族语言态度探析被引量:8
- 2012年
- 语言态度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行为与语言认同。本文通过对湘西地区苗族语言态度的调查,分析了苗族对于母语的认知评价,情感态度及学习、保护母语的行为倾向,解释了不同社会变项对苗族语言态度的影响,并据此对在湘西地区开展民族语言文化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 瞿继勇
- 关键词:湘西苗族语言态度语言行为语言保护
- 湘西地区苗族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被引量:8
- 2013年
- 湘西地区苗族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的调查显示,苗语虽仍具活力,但苗语的使用人数不断减少,使用范围不断缩小,并出现明显的代际差异。苗族母语能力的弱化与汉语方言的广泛使用深刻反映出苗族母语认同弱化,对汉语认同的工具性、实用性特点。把握语言认同的机制与特点,对于理解湘西地区苗族的语言认同与开展苗语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 瞿继勇
- 关键词:湘西苗族语言能力语言使用语言认同
- 洪堡特语言哲学对濒危语言保护的启示被引量:2
- 2010年
- 大量的语言事实和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语言濒危已成为现当代社会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面对语言濒危的严峻形势,洪堡特的"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语言是一种世界观"学说对濒危语言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 瞿继勇
- 关键词:洪堡特濒危语言民族精神世界观
- 西方语言哲学视阈下的濒危语言保护
- 2012年
- 语言的濒危与消亡是当今世界突出的一种文化现象,针对语言濒危的严峻形式,西方语言哲学思想中的"意义观"、"语言观"和"人文观"对濒危语言的保护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瞿继勇
- 关键词:濒危语言西方语言哲学意义观人文观
- 新时期汉语贬义词语褒义化现象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新时期,由于部分汉语贬义词语增加了积极的理性意义,这使得附着其上的感情色彩义也随之褒义化。贬义词语褒义化的程度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性:有偶一为之的,有相对固定使用的,也有已完成了贬义词语褒义化过程的。这些词语转化的动态过程包括其感情色彩的历时演变过程和在人群中的共时扩散过程,其转化机制在于褒义义素的显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与当下人们观念的变化、娱乐时代语言符号的意义不在场、使用该类语言形式的人群的特殊心理以及他源性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汉语贬义词语褒义化过程中体现的层次性也决定了规范该类词语时的层次性。
- 杨彩贤
- 关键词:贬义词褒义词
- 语言的濒危与保护
- 2011年
- 语言濒危是现当代社会突出的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与语言学信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应当从外部的语言环境和内部的语言机制上综合采取各种措施加以保护。
- 瞿继勇
- 关键词:濒危语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