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00112)

作品数:8 被引量:104H指数:6
相关作者:成永旭吴旭干王武吕耀平王金庆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水产大学丽水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中华绒螯
  • 8篇中华绒螯蟹
  • 8篇绒螯蟹
  • 6篇幼体
  • 4篇脂肪酸
  • 3篇饵料
  • 2篇大型溞
  • 2篇养殖
  • 2篇幼体质量
  • 2篇中华绒螯蟹幼...
  • 2篇生物饵料
  • 2篇水产
  • 2篇水产养殖
  • 2篇总脂
  • 2篇肝胰腺
  • 1篇代谢
  • 1篇亚麻
  • 1篇亚麻酸
  • 1篇营养
  • 1篇营养价值

机构

  • 11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丽水学院
  • 1篇江苏省淡水水...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11篇成永旭
  • 5篇吴旭干
  • 4篇贺诗水
  • 3篇吕耀平
  • 3篇王武
  • 2篇南天佐
  • 2篇张文军
  • 2篇王丽娟
  • 2篇王金庆
  • 1篇夏爱军
  • 1篇陈石林
  • 1篇刘必林
  • 1篇杨筱珍
  • 1篇窦亚卿
  • 1篇边文冀
  • 1篇徐兆礼
  • 1篇黄显清
  • 1篇吴嘉敏
  • 1篇常国亮
  • 1篇陆全平

传媒

  • 3篇水产学报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Zoolog...
  • 1篇丽水学院学报
  • 1篇上海市动物学...
  • 1篇上海市动物学...
  • 1篇2004年甲...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蜕壳前后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脂肪酸组成变化
用Folch法研究了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前后肝胰腺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结果表明:蜕壳后肝胰腺指数和肝脂含量下降了1.90%,1.58%;∑SFA,∑MUFA 蜕壳后与蜕壳前相比都有所下降,而∑HUFA却上升了1.53%....
张文军贺诗水成永旭陈再忠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脂肪酸蜕壳
文献传递
用摄食监测法对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的PNR研究
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的PNR在生产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采用摄食监测法对中华绒螫蟹溞状幼体的PNR进行了测定。结果证实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Ⅰ期的PNR在110h左右。
成永旭吴旭干许德田郑汉丰张毅蔡文卫李伶俐邓洪英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PNR
文献传递
不同脂肪源饲料培育的大型溞对中华绒螯蟹仔蟹发育和变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2003年5月20日至6月22日,研究了不同脂肪源饲料培育的大型潘对中华绒螯蟹发育和变态的影响。采用纯酵母(酵母组)、酵母添加10%豆油(豆油组)和酵母添加10%鱼油(鱼油组)三组饲料培养的大型潘作为大眼幼体发育到仔蟹Ⅳ期的生长和蜕壳的饵料。实验期间水温为室温,温度为20~24℃。结果表明,鱼油组培养的大型潘能显著地加速仔蟹发育阶段变态时间(缩短蜕皮周期),促进生长。其次为豆油组。酵母组最差。其加速变态的效果在仔蟹I期发育变态到Ⅱ期就显著表现出来。此外,鱼油组,豆油组与酵母组相比,相应仔蟹期的规格较大。脂肪酸组成分析显示,仔蟹脂肪酸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摄食不同脂肪源饲料培育的大型滔的脂肪酸组成。鱼油组的仔蟹具有相对高的EPA,DHA和HUFA的百分组成,而豆油组培育的仔蟹由于大型潘中含有较高含量的C18:2,而致使仔蟹的C18:2具有最高含量。实验证实,饵料中高HUFA的含量,能显著促进仔蟹的生长和变态。PUFA,特别是C18:2对仔蟹变态和成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夏爱军成永旭贺诗水吴旭干边文冀杨筱珍陆全平王武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大型溞脂肪酸变态
Zn^(2+)对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肝胰腺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4
2000年
研究了不同Zn2 +浓度对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状幼体肝胰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当Zn2 +浓度超过 2 0 0 μg/L时 ,与对照组相比 ,肝胰腺结构受到了显著的影响。成熟和正在形成的B细胞的空泡中有很多含有金属的电子致密颗粒 (EDG ,可能为金属蛋白复合体 ) ,随着B细胞的成熟和B细胞从肝胰腺管壁上脱落 ,这些EDG也被释放到管腔中 ,因此肝胰腺的管腔中常有许多此类颗粒存在。B细胞空泡或管腔中的EDG与环境中Zn2 +浓度高低呈正相关。E细胞质中也出现了很多空泡 ,与正常E细胞的结构明显不同。R细胞的细胞质常解体形成大的空泡 ,被破坏的程度较为严重。在Zn2 +浓度 >10 0 0 μg/L时 ,肝胰腺遭到严重破坏 ,细胞结构几乎不存在。研究结果表明 ,肝胰腺的B细胞在Zn2 +的解毒方面起重要作用 ,但当Zn2 +浓度超过了肝胰腺B细胞的解毒能力时 ,就会引起肝胰腺细胞 (如R和E细胞 )结构异常 ,甚至破坏整个肝胰腺细胞结构 ,从而影响幼体的生长 ,甚至造成死亡。
成永旭徐兆礼陈亚瞿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超微结构肝胰腺锌污染
亲本强化培育对中华绒螯蟹雌体生殖性能和Z_1幼体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9
2007年
系统比较了亲本强化培育和常规培育对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的生殖性能和Z_1幼体质量的影响,同时分析2组Z_1幼体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①两种培育方式对亲本的成活率和产卵率均无显著影响,强化组亲本的GSI、HSI、产卵量和生殖力显著高于常规组;②两种培育方式对卵的卵径、水分含量、单卵干重和湿重影响不显著,但强化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略高于常规组;③强化组Z_1幼体的头胸甲长度、变态速度和抗逆境能力均高于常规组,这可能和幼体中高含量的HUFA有关;④生产性实验结果表明强化组的出苗率高于常规组,且幼体培育时间减少4~5 d。因此,亲本强化培育可以显著提高绒螯蟹中华的生殖性能和Z_1幼体质量。
吴旭干成永旭常国亮隋丽英王武南天佐王金庆沈竑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亲本培育生殖性能苗种质量脂肪酸组成
虾蟹类幼体的脂类需求及脂类与发育的关系被引量:21
2000年
成永旭王武吴嘉敏黄显清
关键词:虾蟹类幼体发育饵料育苗
水产养殖中亚麻酸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7年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亚麻酸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包括亚麻酸的生物来源、代谢、作用机理及应用等,并提出了亚麻酸在今后的水产养殖应用中的研究方向。
吕耀平成永旭吴旭干
关键词:亚麻酸代谢水产养殖
中华绒螯蟹幼体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评价
用不同的方式培养了四种活饵料,并评价了它们作为中华绒螯蟹幼体饵料的营养价值。1.轮虫的营养强化及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存活和发育的影响用30%鱼油+70%酵母(A组),20%鱼油+80%酵母(B组),10%鱼油+10%磷脂(C...
成永旭贺诗水张文军
关键词:幼体培育总脂含量生物饵料中华绒鳌蟹中华绒螯蟹无节幼体
文献传递
第一次及第二次抱卵的中华绒螯蟹胚胎和Z_1幼体质量的比较被引量:10
2006年
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胚胎的湿重、胚胎直径、含水率、总脂和Z1幼体的体长、累计死亡指数(CMI)、50%死亡时间(PNR50)为评价指标,比较了第一次及第二次抱卵的胚胎和Z1幼体的性能。结果表明,两次抱卵的胚胎直径,湿重、干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次抱卵的胚胎含水率接近。在发育初期胚胎总脂的含量差异不大(P>0.05),在孵化前第二次抱卵胚胎的总脂含量低于第一次抱卵胚胎(P<0.05)。两次初孵Z1幼体的体长、总脂、CMI、PNR50差异显著(P<0.05)。综合各指标,第二次抱卵孵化所得的Z1幼体的质量不如第一次抱卵。
南天佐成永旭吴旭干王金庆王丽娟刘必林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胚胎
中华绒螯蟹幼体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评价
用不同的方式培养了四种活饵料,并评价了它们作为中华绒螯蟹幼体饵料的营养价值。1.轮虫的营养强化及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存活和发育的影响用30%鱼油+70%酵母(A组),20%鱼油+80%酵母(B组),10%鱼油+10%磷脂(C...
成永旭贺诗水张文军
关键词:生物饵料脂肪酸营养强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