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151008901000210) 作品数:7 被引量:41 H指数:4 相关作者: 周旭辉 李树荣 周淑琴 高樱 严超贵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低剂量扫描在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下肢动脉成像中应用低管电压(kVp,100kV)设置和管电流调制减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选取需行下肢动脉造影的患者61例,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A组(120kV)、B组(100kV)、c组(100kV+管电流调制)。比较3组患者的图像客观评价指标、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以及辐射剂量。c组进-步按体重指数(BMI)分为c1组(BMI〈24.9kg/m2)及c2组(BMI≥24.9kg/m2),比较2组患者间的辐射剂量。结果3组患者的主.髂部轴位、容积再现(VR)、最大强度投影(MIP)图像的主观质量评分均在良好以上,且3组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的有效吸收剂量分别为8.20、5.36和7.48mSv;B组较A组有效吸收剂量减低约34.6%,C组较B组有效吸收剂量增加约39.5%,且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组和c2组有效吸收剂量为7.11和9.69mSv,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3,P〈0.05),c1组较c2组有效剂量减低约26.6%。C1组较A组有效剂量减低13.3%(Z=-2.822,P〈0.05),但较B组有效剂量增加了32.6%(Z=-3.900,P〈0.05);C2组较A组有效吸收剂量增加18.2%(P〉0.05),较B组有效剂量增加了80.8%(Z=-3.426,P〈0.05)。结论下肢动脉MSCTA运用低kVp设置(100kV)能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其应用是可行有效的;低kVp设置(100kV)结合管电流调制技术仅对特定人群(体重指数〈24.9kg/m2)具有减低辐射剂量的价值。 周淑琴 陈一鸣 李树荣 彭振鹏 高樱 严超贵 周旭辉关键词:多层螺旋CT 下肢动脉 血管造影术 低剂量 心周脂肪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2014年 【目的】探讨心周脂肪(EAT)与心房颤动(AF)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用MDCT测量34例心房颤动患者和30例窦性心律患者(SR)的心周脂肪容积(EATV)、左心房—食管间隙脂肪厚度(LA-ESOFT)和左心房容积(LAV)。在所有患者中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了基线变量后分析EATV、LA-ESOFT和AF的相关性。【结果】AF组患者LA-ESOFT(mm)较SR组增加(1.69±0.71 vs 1.06±0.70,P<0.05);AF组患者LAV(mL)较SR组增大[140.0(101.5,170.5)vs 97.0(86.8,112.5),P<0.05];AF组患者EATV(mL)较SR组增加(123.81±48.02 vs 103.64±35.40,P>0.05)。在所有患者中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了基线变量后,分析显示LA-ESOFT与AF发生相关(Odds Ratio:3.470;95%confidence interval:1.242-9.717)。【结论】LA-ESOFT很可能是独立于年龄、体格指数和左心房增大与AF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周旭辉 林玲 高樱 严超贵 李树荣 李子平关键词:心房颤动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低辐射多层CT肺动脉成像:低管电压结合个体化低管电流设置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MSCTPA)中应用低管电压(kVp)结合个体化管电流设置减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56例拟行MSCTPA的患者纳入研究,用SPSS产生的随机数随机分为2组:A组27例,采用120 kVp和100 mAs;B组29例,采用100 kVp并根据患者体重个体化调节管电流输出(约1.0 mAs/kg),B组分别采用标准算法(FC13,B1组)和降噪算法(FC11,B2组)重建图像.比较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 B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吸收剂量(E)均数分别为5.1 mGy、83.3 mGy·cm和1.4 mSv,与A组比较,分别下降了64.3%、66.4%和66.7% (F =32.57,12.32,11.98,P<0.05).与A组比较,B1组图像噪声增加了118.2%(t=10.05,P<0.05),中央肺动脉和周围肺动脉的信噪比(SNR)与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评分均值分别降低了51.5%、46.6%、50.8%、45.3%和20.4%(t=7.20、6.30、6.58、5.54、8.35,P<0.05).与B1组比较,B2组图像噪声又减低了32.5%(t=6.12,P<0.05),中央肺动脉和周围肺动脉的SNR与CNR及主观评分均值分别增加46.2%、46.2%、45.9%、46.9%和18.4%(t=3.19、3.55、2.95、3.37、5.42,P<0.05).与A组比较,B2组图像噪声增加47.3%(t=4.03,P<0.05),中央肺动脉和周围肺动脉的SNR与CNR及主观评分均值分别降低29.1%、21.8%、28.2%、19.6%和8.2%(=4.06、2.82、3.68、2.22、3.02,P<0.05).结论 在保证良好图像质量情况下,MSCTPA中应用低kVp(100 kV)结合个体化管电流输出设置(约1.0 mAs/kg)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李树荣 万芸 周淑琴 严超贵 高樱 周旭辉关键词:肺动脉 X射线计算机 恶性肿瘤患者无症状肺动脉栓塞检出率和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肺动脉栓塞(PE)发生率,以及肿瘤类型、远处转移、治疗方式、住院等风险因素对P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48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胸部CT增强扫描资料,统计患者无症状PE的检出率,对不同性别、不同肿瘤类型,接受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患者与未接受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的患者的PE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18例患者检出PE,发生率为3.7%,男、女性肿瘤患者P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肿瘤P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远处转移、接受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PE发生率与无肿瘤远处转移、未接受放射治疗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近3个月内接受手术、化学治疗者PE发生率高于未接受手术、化学治疗者(P﹤0.05)。结论:对近期(3个月内)内接受手术、化学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需要密切监测,防范PE发生及其不良后果的可能。 万芸 彭振鹏 周旭辉 李向民关键词:恶性肿瘤 肺动脉栓塞 发生率 CT肺动脉血管成像体质量相关个体化管电流-时间的设置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DCTPA)根据体质量个体化调节管电流的可行性及体质量相关的最佳管电流-时间设置。【方法】9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PE)的患者接受了MDCTPA检查,前瞻性、随机分为6组,每组15例。比较各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客观评价及有效吸收剂量。【结果】各组图像主观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各组患者的有效吸收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图像与F组图像比较,图像客观评价与主观评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而C组有效吸收剂量均值较F组降低47.8%。【结论】MDCTPA根据体质量个体化调节管电流-时间是可行且有效的,取"1.0mA.s/kg"作为临床指引进行个体化管电流-时间调节,能很好地平衡图像质量与有效剂量的关系。 万芸 刘长江 赖红英 周旭辉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64层CTA诊断房颤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与CAG对照分析来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房颤患者中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58例房颤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前均未服用倍它乐克。血管图像质量分为好、中等和差。以CAG作为参考标准,分别基于血管节段和患者水平来分析MDCTCA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诊断价值的评价首先仅限于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的血管节段和患者,进一步的分析中将图像质量不能诊断的血管节段和患者均作为阳性来处理。结果:58例患者有645段(96.55%)图像质量为中等以上,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是86.21%(25/29)、99.35%(612/616)、86.21%(25/29)和99.35%(612/616)。将23段图像质量没有达到诊断要求的血管均作为阳性后,CTCA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血管狭窄的总体阳性预测价值为48.08%(25/52),特异性为95.77%(612/639)。基于患者总体图像质量的分析,58例患者中有47例(81.03%)图像质量为中等以上,CTCA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是87.50%(7/8)、97.44%(38/39)、87.50%(7/8)和97.44%(38/39)。将11例图像质量没有达到诊断要求的血管均作为阳性后,CTCA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血管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是90.00%(9/10)、79.17%(38/48)、47.37%(9/19)和97.44%(38/39)。结论:64CTCA在房颤患者中诊断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阴性预测价值,但需要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来提高诊断血管狭窄的准确性。 周旭辉 彭振鹏 杨琳 张兆琪 李海波 张滨 李树荣 周淑琴 罗初凡关键词:造影 冠状动脉 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月国动脉监测触发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月国动脉监测触发扫描对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造影(CTA)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该项前瞻性研究共纳入62例患者,采用Toshiba Aquilion 64扫描仪和月国动脉监测触发扫描进行下肢动脉CTA。主观评价每例患者主-髂部、股-月国部及膝下部3段动脉的VR和MIP图像质量和整体图像质量,并对3段动脉的增强CT值进行方差分析,记录下肢动脉节段的显示数目和出现下肢远端静脉显影的例数。结果:1例患者因双侧月国动脉闭塞未能触发扫描,其余61例患者中VR总体图像质量优秀、良好、中等和差分别为33例(54.1%)、23例(37.7%)、4例(6.6%)和1例(1.6%),优良率为91.8%(56/61);MIP总体图像质量优秀、良好、中等和差分别为41例(67.2%)、17例(27.9%)、2例(3.3%)和1例(1.6%),优良率为95.1%(58/61);主-髂部、股-月国部及膝下部平均增强CT值分别为(536.42±99.68)Hu(352.43~742.71Hu)、(541.72±119.05)Hu(338.38~800.75Hu)和(421.29±97.15)Hu(264.58~739.00Hu),方差分析显示三部分血管间平均CT值有统计学差异(F=25.25,P=0.00);下肢动脉节段显示率为98.9%(1531/1549),22.9%(14/61)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显影。结论: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采用月国动脉监测触发扫描能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下肢动脉远端分支可能显示不佳和静脉显影是其不足,对于双侧月国动脉闭塞的患者则会导致无法触发。 周淑琴 彭振鹏 周旭辉 严超贵 高樱 林少春 李树荣关键词:下肢动脉 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