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T2013221017)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明志刘杜若邓明蔡宏波林娟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贸易开放与中国城镇居民的技能工资差距——基于城市层面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贸易如何影响收入分配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采用2008年中国城乡移民调查数据库(RUMiC)的数据,就贸易开放对工人工资水平和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工人工资水平有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并缩小了技能工资差距;个体微观特征对工人平均工资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的确存在。应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对贸易开放对不同分位点上工人工资影响的实征检验则表明,贸易开放对非技能工人的工资具有全面的提升作用,对技能工人而言主要是改善中低端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贸易开放对于缩小技能工资差距所发挥的作用是全面的。
- 张明志刘杜若
- 关键词:贸易开放分位数回归
- 中国出口产品多样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出口产品多样化的发展对一国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1998—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半参数回归模型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出口产品多样化"集约边际"所带来的增长效应;出口产品多样化"扩展边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国尚未达到西方学界所提出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由出口产品多样化向专业化转变的"拐点",中国出口产品多样化仍然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我国在进一步提高中国出口产品多样化水平,深化出口产品多样化"集约边际"的同时,应积极扩大出口产品多样化的"扩展边际",由此可有效发挥出口产品多样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张明志黄声兰
- 关键词:经济增长半参数回归模型
- 贸易开放对技能溢价的影响:理论机制与中国实证被引量:15
- 2015年
- 本文利用WIOD-SEA数据库公布的最新数据,基于价格传导机制的理论推演,采用"委托工资回归法"就贸易开放对中国不同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及技能溢价的影响进行了"两步法"实证检验。与国内已有研究相比较,本文有三点开创性的发现:第一,以关税减让为表征的贸易开放对中国国内产品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第二,该作用传导至劳动力市场,导致中等技能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和低技能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从而扩大了技能溢价;第三,上述实证结论在对标准误估计偏误进行修正后仍然显著成立。
- 张明志刘杜若邓明
- 关键词:贸易开放技能溢价
- 贸易开放对我国制造业工人工资的影响研究--来自个体微观调查的证据被引量:7
- 2014年
- 本文使用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和大样本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贸易开放对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水平和技能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住个体微观特征、产业特征及地区特征后,贸易开放对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制造业的贸易开放对工人技能溢价有显著的降低效应;教育对我国制造业工人工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国有单位工人获得更高工资,女性受到显著的性别歧视,同工不同酬现象明显存在。
- 刘杜若张明志蔡宏波
- 关键词:贸易开放工资水平技能溢价
- 宏观经济学的经验研究方法:校准与估计之争被引量:3
- 2014年
- 本文分析了校准方法兴起的背景,基于方法论的角度厘清了校准方法与估计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了校准方法与估计方法争论的本质及其融合发展的趋势。分析表明,校准方法和估计方法的出发点是完全背离的,二者对模型优劣的评判标准和对模型现实性的看法大不相同。校准和估计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也面对共同的难题。校准和估计方法都在努力寻找支配经济现象背后的运行规律,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正是对经济运行规律寻求方式的不同导致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从发展趋势上看,校准和估计方法将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获得更为深入的融合发展。
- 张明志铁瑛林娟
-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方法论校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 地区贸易自由化进程对个体工资变动的影响--基于CHNS2000-2011年个体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本文以中国"入世"后大幅度关税减让为现实背景,借鉴Kovak(2013)的理论模型,构建和测算了按各省劳动力就业结构加权的中国省级贸易自由化指标,并采用CHNS 2000-2011年共5次微观个体追踪调查数据,就中国省级贸易自由化进程对同一个体工资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短期来看,贸易自由化进程更深入的省份,个体工资变动遭受了更多的负面冲击。但就长期而言,这种负面冲击效应不存在。本文进一步采用剔除服务业从业人员之后的各省劳动力就业结构作为权数,重新构建中国省级贸易自由化指标并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证实了本文的实证结论是稳健的。
- 张明志刘杜若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