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豆生物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B08A02)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文滨孟凡立王志坤李冬梅段玉玺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大豆生物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豆蚜
  • 4篇大豆
  • 4篇大豆蚜
  • 3篇蚜虫
  • 3篇异黄酮
  • 3篇黄酮
  • 3篇大豆蚜虫
  • 2篇抗性
  • 1篇异黄酮含量
  • 1篇真叶
  • 1篇资源筛选
  • 1篇抗性鉴定
  • 1篇抗性鉴定技术
  • 1篇抗性资源
  • 1篇黄酮含量
  • 1篇机械损伤
  • 1篇虫害
  • 1篇大豆异黄酮

机构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孟凡立
  • 4篇李文滨
  • 3篇王志坤
  • 3篇段玉玺
  • 3篇李冬梅
  • 2篇张大勇
  • 2篇孙晶
  • 1篇宋仙萍

传媒

  • 2篇大豆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对大豆真叶中异黄酮的诱导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测定大豆真叶异黄酮含量的变化,探讨大豆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与大豆真叶异黄酮含量之间的化学诱导关系。结果表明:蚜虫取食诱导的异黄酮合成反应速度较快,而机械损伤处理诱导的异黄酮合成反应速度相对较慢;蚜虫取食引起大豆真叶内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苷元含量的同时增加,而机械损伤处理提高黄豆黄素苷元含量却降低了大豆黄素苷元含量;蚜虫取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异黄酮含量的增加,而机械损伤处理只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异黄酮含量的变化。因此,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处理所诱导的异黄酮含量变化的规律不同,蚜虫取食和机械损伤所诱导的大豆抗性不是完全对等的。
孟凡立刘立承李文滨段玉玺张大勇李冬梅
关键词:大豆蚜虫异黄酮虫害机械损伤
异黄酮含量与大豆对大豆蚜虫抗性之间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了10个抗感大豆品种蚜虫取食处理叶片和茎的异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蚜虫取食诱导抗虫品种叶片大豆苷、染料木苷和异黄酮总含量增加,而感蚜品种异黄酮含量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大豆品种受害程度与叶片大豆苷、染料木苷和异黄酮总含量呈负相关。但茎的异黄酮含量与大豆品种的抗蚜性无明显相关。
孟凡立王志坤藏振源宋仙萍孙晶李文滨
关键词:大豆大豆蚜异黄酮抗性
大豆蚜虫抗性鉴定技术及抗性资源筛选被引量:5
2010年
探讨人工气候箱和田间网室2种接蚜鉴定方法对大豆蚜虫的鉴定效果,并用田间网室鉴定方法对109份黑龙江省栽培大豆进行蚜虫抗性分析。结果表明:田间网室和人工气候箱均能准确鉴定大豆品种的抗性;所有鉴定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但是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抗性材料37份,占总检测材料的33.9%。
孟凡立李文滨段玉玺张大勇李冬梅王志坤
关键词:大豆大豆蚜抗性鉴定抗性资源
蚜虫取食大豆诱导大豆异黄酮变化的规律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蚜虫取食大豆诱导大豆异黄酮含量和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蚜虫取食处理不仅能诱导虫害叶内异黄酮含量的显著变化,而且能诱导同株未被害叶内异黄酮含量发生类似的变化,说明蚜虫取食诱导大豆叶片植株合成3种异黄酮苷元组分及总异黄酮的反应是一种系统诱导抗性;接蚜数量不同的大豆植株间,异黄酮含量差异显著,而且在一定范围的受害程度内,大豆叶片内异黄酮含量基本一致。蚜虫取食对大豆叶片异黄酮的诱导反应与光照无关,只与植株是否被害有关。
孟凡立王志坤孙晶段玉玺李冬梅李文滨
关键词:大豆蚜虫大豆异黄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