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0C25034)
- 作品数:5 被引量:93H指数:3
- 相关作者:林高榜肖文徐静汪斌张旭昆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海外研发资本对中国技术进步的知识溢出被引量:71
- 2011年
- 本文首先基于知识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型,对Coe和Helpman的研发溢出模型进行推导和扩展,并将进口渠道拆分为消费品进口和资本品进口进行比较分析。其次,选择了占世界研发资本近80%的24个国家作为海外研发资本的来源,度量了海外研发资本的存量,按照各个渠道的权重计算得到各自的知识溢出效应。最后,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海外研发资本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在华投资渠道的不同,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本国R&D资本积累和资本品进口,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较显著和较强的正面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在华R&D直接投资次之,消费品进口、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引进合同的作用则不明显。
- 肖文林高榜
- 关键词:知识溢出技术进步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被引量:13
- 2011年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互动理论,根据二者的作用机理,以浙江省为例,利用投入产出表,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等指标,分析两个产业的互动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更多地产生在最终环节,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贡献则广泛地渗透到制造业生产的中间环节;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效应较为薄弱,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也更为显著。
- 肖文徐静林高榜
-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互动发展
- 国际技术非均匀扩散、吸收能力与中国TFP增长被引量:3
- 2011年
- 由于长期以来国内研发资本投入的不足,海外研发资本流动带来的技术扩散一直都是中国获取TFP增长的重要渠道。然而,已有的研究都建立在国际技术均匀扩散的基础上,与国别间技术吸收程度和水平存在差异性的现实相悖。本文则考察了中日两国在技术引进、外贸外资等渠道上吸收技术扩散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检验技术非均匀扩散的存在性及其对TFP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均匀技术扩散客观地存在于中国和日本对海外研发资本的吸收中,这主要和本国技术水平以及本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有关;此外,实证结果表明本国研发资本并不构成对中国TFP增长的有效影响,高技术产品进口则是最重要的增长来源,相比之下,日本则主要依赖于本国自身研发水平的积累。最后,本文基于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技术非均匀扩散的技术进步发展战略。
- 林高榜李雪峰
- 关键词:TFP增长
- 标准导向型技术的合作与独立研发被引量:7
- 2011年
- 围绕信息技术产业中的标准导向型技术,分析和比较了合作研发与独立研发的绩效.依据企业是否协调信息分享和研发投资两个纬度,将标准导向型技术的创新模式细分为完全的研发竞争、专利联盟、纯粹的合作研发和带专利池的合作研发,在AJ和KMZ两个经典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双寡头模型来研究4种创新模式的绩效.博弈模型得出了一些新结论:第1,克服信息分享的外部性带来研发投资的增长,与克服研发投资外部性带来的投资增长,他们的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第2,标准导向型技术的4种创新模式,没有哪一种模式绝对优于另3种模式.技术溢出水平是决定最优研发模式的中间变量,而它又取决于行业的其他特征.
- 金星汪斌张旭昆
- 关键词:网络效应差异化产品
- R&D溢出异质性与技术进步——基于中日两国经验的比较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经验证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中日两国所获得的国际R&D资本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产生于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会自我强化,存在"马太效应"。R&D溢出异质性及其"马太效应"使得日本的技术进步是以"自主研发为主、借鉴吸收为辅",而中国走的是"借鉴吸收为主、自主研发为辅"的技术进步道路。同时研究还发现,中国通过进口高技术产品或者中间品,经过学习、吸收和再创新,是实现技术快速进步的最有力渠道。
- 林高榜曹晅
- 关键词:技术溢出效应生产率增长技术创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