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151008901000191)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深明李杰吕伟明黄明清龙淼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膨体
  • 2篇膨体聚四氟乙...
  • 2篇人工血管
  • 2篇脱细胞
  • 2篇脱细胞基质
  • 2篇细胞基质
  • 2篇小口径
  • 1篇导管取栓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移植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移植后
  • 1篇增生
  • 1篇切开
  • 1篇取栓
  • 1篇缺血
  • 1篇人工血管移植
  • 1篇下肢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2篇黎洪浩
  • 2篇龙淼云
  • 2篇吕伟明
  • 2篇李杰
  • 2篇黄明清
  • 2篇王深明
  • 1篇李晓曦
  • 1篇刘大钺
  • 1篇常光其
  • 1篇李松奇
  • 1篇李翠玲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下肢慢性缺血合并急性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治疗下肢慢性缺血合并急性血栓形成的最佳外科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的26例下肢慢性缺血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单纯采用股动脉切开导管取栓术组(10例)与股-腘动脉切开取栓联合动脉重建手术组(16例)的疗效。结果随访时间1~114个月,单纯股动脉切开术组中的截肢率为70%(7/10),3例1年内需行血管旁路手术;股腘动脉切开取栓联合重建手术组的手术均获成功,13例(81.3%)患者症状好转,3例因旁路血管闭塞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缺血表现,其中2例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仅1例术后需再次行血管旁路手术,无截肢病例。结论股腘动脉切开取栓联合动脉重建手术的疗效优于单纯股动脉切开导管取栓术,但要重视股深动脉在恢复下肢血供中的作用,必要时加行股深动脉成形术。
李杰常光其李松奇李晓曦王深明吕伟明
关键词:导管取栓慢性下肢缺血
小口径脱细胞基质人工血管移植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脱细胞基质(DCM)人工血管用于小口径血管移植的可行性。方法40条雄性杂种犬随机分为DCM、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及自体颈外静脉3组行右颈总动脉置换术,彩超监测移植物通畅率。术后4、8周活体取材,标本行苏木素-伊红(U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3组移植物1周通畅率(75.0%、64.3%、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颈外静脉组4、8周通畅率(100.0%、88.9%)优于DCM组(56.3%、26.7%)及ePTFE组(57.1%、23.1%,P〈0.05),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人工血管4、8周血栓形成面积小于ePTFE人工血管,吻合口内膜内皮化程度高于后者。结论小口径DCM人工血管在抑制血栓形成及加快内皮化方面优于ePTFE人工血管。
黄明清李杰李翠玲刘大钺吕伟明王深明黎洪浩龙淼云
关键词:小口径人工血管脱细胞基质膨体聚四氟乙烯颈外静脉
小口径脱细胞基质人工血管移植后4周内膜增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小口径脱细胞基质(DCM)人工血管移植4周后内膜增生程度。方法将17只雄性杂种犬随机分为DCM(n=9)、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n=8)2组行右颈总动脉置换术,术后1、4周彩超检测移植物吻合口及中段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及内径。术后4周活体取材,标本行HE染色及光镜检查。结果所有移植物4周内均保持通畅。DCM、ePTFE人工血管移植后4周与1周远端吻合口的RI差值(△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及中段其余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DCM组近端吻合口、中段及远端吻合口的内径差值(△D)则均小于ePTFE组(尸均〈0.05)。结论移植后4周小口径DCM人工血管内膜增生程度小于ePTFE人工血管。
黄明清李翠玲李杰吕伟明黎洪浩龙淼云王深明
关键词:小口径人工血管脱细胞基质膨体聚四氟乙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