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yz2012051)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晓丽张冀震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生态
  • 1篇一妻多夫
  • 1篇游牧
  • 1篇游牧生活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失衡
  • 1篇文化
  • 1篇文化研究
  • 1篇民居
  • 1篇民居文化
  • 1篇民族学
  • 1篇民族学视野
  • 1篇经济形态
  • 1篇婚姻
  • 1篇婚姻形态
  • 1篇古代文化
  • 1篇博弈
  • 1篇草原
  • 1篇草原生态

机构

  • 4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4篇李晓丽
  • 2篇张冀震

传媒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西藏大学学报...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西藏民族大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草原生态失衡与游牧民定居政策的博弈——以甘南碌曲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游牧民定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甘南是由内地过渡到西藏的重要中间地带,解决好其境内游牧民定居问题,关系到我国的边疆安全。而我国传统游牧生产的局限性、以碌曲为代表的西部草原生态的持续恶化以及藏族游牧民向往更好生活的愿望都凸显了游牧民定居的现实意义,无论是生态意义、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能。草原生态失衡的现状与游牧民定居政策的博弈,只有在定居后游牧民生活改善、草原生态得以恢复中才能得到完美结局。
李晓丽
关键词:草原生态
民族学视野下的传统游牧生活——基于甘南碌曲的调查被引量:5
2017年
藏族游牧民与草原为伴,他们的认知方式、生活风俗等均与草原密切相关。学术界一般认为,游牧大约是在三千年前逐渐形成,源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畜牧业的发展。以甘南碌曲为例来审视游牧民的传统生活,其依然呈现出相对原始的生活样态,并可窥见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等传统游牧生活的特征,碌曲藏族游牧民仍然虔诚践行其游牧文化。
李晓丽
关键词:民族学
一妻多夫制婚姻形态探析——兼谈我国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婚姻被引量:4
2013年
一妻多夫制婚姻是一种古老婚姻家庭制度的遗存,即一个女子同时可与数个男子有合法婚姻关系,一妻多夫制婚姻中最重要的形式便是本家兄弟共妻。从古至今,一妻多夫制婚姻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对它有过较多的深刻论述。在我国西部地处偏远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现今还存在一妻多夫的婚姻习俗。我国个别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婚姻形态是在特定的民族生境下形成的,除了与自然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外,与经济因素、历史制度、古代文化等也都有明显关联。
李晓丽张冀震
关键词:一妻多夫生态环境古代文化
西藏民居文化研究——基于西藏四种经济形态民居民俗的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民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经历漫长时间的积淀,成就了其独有的文化——民居文化。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原则,将西藏划分为四种经济形态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半林半农区、牧区。分别以山南昌珠村、拉萨堆龙德庆县加木村、林芝八一镇巴结村、那曲安多县果祖乡为例,对这四种经济形态区的民居民俗进行详实具体的描摹与分析,并从宗教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化,藏族审美观几个维度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研究。
张冀震李晓丽
关键词:民居文化经济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