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4007)
- 作品数:16 被引量:180H指数:9
- 相关作者:史铁钧王华林翟林峰周亚斌任强更多>>
-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安徽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PP/SiO_2杂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以正硅酸乙酯 (TEOS) ,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为主要原料 ,甲基丙烯酸 β 羟丙酯为活性单体 ,溶胶 凝胶法制备PMMA/ SiO2 杂化准凝胶 ,并以其为填充物对PP进行复合改性。采用FT IR、XRD、SEM、PLM等对材料的结构进行分析 ,同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研究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组成、结构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PMMA/ SiO2 杂化材料能诱导PP基体中 β晶型的生成 ,并使PP球晶细化。PP SiO2 杂化复合材料 (PSH)中SiO2 含量为 2 %(wt)时 ,缺口冲击强度较纯PP提高 81 %。
- 史铁钧王华林李波翟林峰任炜王继植
- 关键词:杂化复合材料性能研究溶胶一凝胶法SIO2含量缺口冲击强度FT-IR
- 两步法制备剥离型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Ⅱ) 熔融行为及流变性能被引量:3
- 2005年
- 采用DSC及XRD研究了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PMN)的结晶熔融行为.DSC的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熔点升高,但相对结晶度下降.XRD结果表明,蒙脱土作为成核剂促进了聚丙烯β晶型的生成;同时β晶型的增长抑制了α晶体的长大,减小了α晶粒尺寸,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探讨了蒙脱土含量、温度、剪切速率等因素对复合材料黏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体系总体上呈现剪切变稀的特性,体系表观剪切黏度随蒙脱土含量的升高逐渐下降,材料加工性能优于聚丙烯基体.
- 史铁钧吴德峰王华林徐鼐周亚斌
- 关键词: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 双单体原位接枝插层法制备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Ⅰ.制备、表征及力学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用有机插层剂处理蒙脱土原土 ,制得有机蒙脱土 (O MMT) .采用双单体 (马来酸酐和苯乙烯 )原位接枝插层法 ,制备了聚丙烯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母料 .将母料与聚丙烯基体在双螺杆上共混挤出 ,制得聚丙烯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PP Montmorillonetenanocomposites,PMNC) .这是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一种新方法 .通过X 射线衍射测试 (XRD)表明 ,有机蒙脱土片层 0 0 1面间距从原土的 1 4 9nm扩大到 2 96nm ,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片层 0 0 1面间距由有机蒙脱土的 2 96nm扩大到 4 0nm .力学性能测试表明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PP基体 ,在提高材料拉伸强度的同时 ,缺口冲击强度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用扫描电镜 (SEM)对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进行了研究 ,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断裂机理 .随着蒙脱土含量的增加 。
- 史铁钧徐鼐吴德峰王华林周亚斌任强
- 关键词:双单体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蒙脱土
- 溶液共混法制备PMMA-Fe_2O_3杂化膜的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α-Fe2O3纳米材料为原料,丙烯酸(AA)为交联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MMA-Fe2O3杂化膜。用IR,TG-DTA和SEM对杂化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MMA通过-COO-Fe键与Fe2O3发生杂化,α-Fe2O3以10 nm^60 nm的形式分散在膜中。杂化膜的附着力、硬度、冲击强度、热稳定性明显优于纯PMMA。杂化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溶剂性能,其光泽度随搅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 裘小宁
-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FE2O3丙烯酸溶液共混法杂化膜
- 聚氨酯/SiO_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研究被引量:14
- 2006年
- 以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缩合,合成表面带有羟基(-OH)的活性S iO2粒子,利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 I)和聚乙二醇(PEG)的预聚体与活性S iO2粒子表面的-OH原位聚合反应,制备聚氨酯(PU)/S 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FT-IR分析表明,弥散在杂化材料中的S iO2粒子与PU基体以化学键键合;DSC分析表明,随S iO2含量的增加,杂化材料的玻璃化温度Tg升高。与纯PU相比,S iO2含量为4%时,杂化材料的Tg由90℃升高至132℃,但当S iO2含量超过4%达到6%时,S iO2粒子破坏了PU链段的规整性,基体PU的热分解温度由387℃降低至382℃。TEM显示,杂化材料内部弥散的S iO2粒子分布比较均匀,且大部分粒子的尺寸在50 nm左右。
- 王华林唐超史铁钧方明山翟林峰
- 关键词:正硅酸乙酯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 乙酸乙酯/乙醇混合溶液中分散聚合制备单分散亚微米级聚丙烯酰胺微球被引量:21
- 2007年
- 以乙酸乙酯/乙醇混合溶液为分散介质,PVP为分散剂,通过分散聚合法合成了单分散亚微米级PAM微球.在反应初期,自动加速现象明显.由于凝胶效应的影响,分子量随着单体转化率的提高而逐渐增大。考察了分散剂浓度对最终产物增率的影响,并用IR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分散聚合体系中吸附稳定机理和接枝稳定机理同时存在,且以后者为主.同时还研究了混合溶剂比例、分散剂浓度、初始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乙酯/乙醇体积比在5:5—7:3范围内,可得到粒径在200nm左右,且分布较窄的PAM微球;分散剂浓度增大,粒径减小;引发剂浓度增加,粒径增大;初始单体浓度较高或较低时,都得不到单分散性微球.
- 曹康丽史铁钧翟林峰曹金燕王华林
- 关键词:分散聚合聚丙烯酰胺
- 一锅法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被引量:6
- 2005年
- 采用一锅法乳液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蒙脱土(PS/MMT)纳米复合材料。一锅法即在无机蒙脱土(Na-MMT)有机化处理后,直接将乳化剂和苯乙烯单体等加入有机蒙脱土(O-MMT)悬浮液进行乳液聚合,克服了传统方法中有机蒙脱土在乳液聚合体系中不易分散的难题。XRD谱图表明,该方法成功地实现了聚苯乙烯对蒙脱土的插层,获得了良好的插层效果(蒙脱土d001面片层间距>4nm);FT-IR表明,PS大分子链已插层进入蒙脱土片层间;DSC显示,蒙脱土的加入使聚苯乙烯的玻璃化温度Tg由原来的99.7℃提高到107.1℃;TGA表明,插层复合提高了聚苯乙烯的热稳定性。此外,由XRD谱图还初步提出了一锅法乳液聚合的插层机理。
- 周亚斌史铁钧任强王华林
- 关键词:聚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一锅法乳液聚合
-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05年
- 综述了近年来PLSO I制备、性能研究进展。合成方法包括溶液剥离-吸附法、原位插层聚合法和熔融插层法。性能研究包括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阻燃性和阻隔性等。
- 王华林史铁钧杨善中翟林峰
- 核壳型聚(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乳液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 2008年
- 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为壳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分阶段饥饿态加料方式和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软核软壳结构的聚(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采用复配比为2∶1的OP-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合乳化剂,采用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4%左右时的乳液稳定;壳单体的滴加速度在8 mL/h时,体系稳定,且转化率高。用FTIR分析了聚合物的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交联剂交联场所不同形成的粒子的形态也不同即核层不加交联剂、核层加交联剂与核、壳层均加交联剂分别形成了球形、核壳结构和梅花形状的粒子;DSC分析表明,聚合物具有2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1=-64℃,Tg2=-51℃。
- 郑玉艳史铁钧杭国培刘兵
- 关键词: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核壳结构
- 两步法制备剥离型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Ⅰ)制备、表征及力学性能被引量:16
- 2004年
-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剥离型聚丙烯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PMN) .两步法即 :在使用高活性极性单体丙烯酰胺 (AM )原位聚合插层有机蒙脱土 (O MMT)的同时 ,使部分丙烯酰胺接枝到聚丙烯 (PP)大分子链上 ,从而得到黏土片层已剥离且与PP又具有良好相容性的材料 ,以此为母料再与PP熔融共混即制备出剥离型聚丙烯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XRD表明 ,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片层已剥离 ;扫描电镜观测不到明显的有机 无机相畴 ,表明蒙脱土片层分散均匀 ,分散个体尺寸基本达到纳米级 ;力学测试表明 ,该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 4 2 4MPa,较基体增加了 2 6 % ,缺口冲击强度达 10 5kJ·m-2 ,较基体增加了 15 5 % .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达到了预期强韧化效果 .
- 史铁钧吴德峰王华林徐鼐周亚斌
- 关键词:熔融共混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