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72167)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路国运樊长林张善元韩志军姬慧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年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动力分析
  • 3篇混凝土
  • 3篇混凝土框架
  • 3篇非线性动力
  • 3篇非线性动力分...
  • 3篇钢筋
  • 3篇钢筋混凝
  • 3篇钢筋混凝土
  • 3篇钢筋混凝土框...
  • 2篇塑性损伤模型
  • 2篇结构抗震
  • 2篇抗震
  • 1篇地震反应
  • 1篇地震反应分析
  • 1篇动力响应
  • 1篇样条曲面
  • 1篇增强复合材料
  • 1篇振动控制
  • 1篇塑性

机构

  • 8篇太原理工大学
  • 6篇太原城市职业...
  • 2篇北京维拓时代...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太原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航工业西安...

作者

  • 7篇路国运
  • 5篇樊长林
  • 4篇张善元
  • 2篇韩志军
  • 1篇刘云雁
  • 1篇李雁英
  • 1篇秦斌
  • 1篇姬慧
  • 1篇秦建兵
  • 1篇雷建平
  • 1篇赵子龙
  • 1篇董玲珍
  • 1篇赵燕萍
  • 1篇张国权
  • 1篇朱美玲

传媒

  • 3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工业建筑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Acta M...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隔震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隔震技术的广泛研究,许多桥梁结构采用了隔震技术。基于隔震桥梁的设计特点,利用连接单元来模拟隔震支座的非线性性能及作用,对桥梁结构非线性弹塑性动力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结构分析软件ZEUS-NL,结合算例分析得出了隔震桥梁震害及上部结构扭转的原因,为隔震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樊长林史志强路国运张善元
关键词:隔震桥梁地震隔震技术
复合材料层合板侵彻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采用显式有限元软件ABAQUS/Explicit模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侵彻行为。重点分析弹头形状、纤维铺设方式、层数等因素对层合板抗弹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层合板在不同弹头冲击下的侵彻破坏特征和模态,获得了弹道极限速度。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及已有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这可为工程实际提供参考。
秦建兵韩志军刘云雁路国运
关键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侵彻
B样条曲面变形方法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3年
介绍了双三次B样条曲面的变形基础和曲面拼接的表达式,提出了一种双三次B样条曲面生成的改进算法,采用点约束、目标曲线约束两种几何约束驱动双三次B样条曲面变形,在点约束求解中以控制节点位移最小为目标函数,使用LINGO软件计算得到该目标下的最优解,利用MATLAB辅助计算得到变形结果,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朱美玲董玲珍
关键词:B样条曲面
RC框架结构地震塑性损伤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经典塑性模型与连续损伤模型,根据广义应力空间塑性力学确定了塑性变形的演化法则,文中发展了一种地震塑性损伤分析方法。用来进行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分析,将塑性损伤的本构关系运用于两端具有塑性铰的梁模型,模拟框架结构的梁柱。同时该方法的损伤指数可以确定结构各单元和整体的地震时性能,确定结构极限荷载,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可靠的精度。
樊长林路国运张善元
关键词:非线性动力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
冲击作用下夹层充液薄壁半球壳组合结构的动力响应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DHR9401作为加载工具对充液夹层构形的薄壁半球壳组合结构受质量块冲击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冲击力和内压力时程曲线,结合实验变形过程的观察可以看出,冲击引起半球壳的动力响应可分为4个阶段:冲击点处的扁平化;壳面凹陷形成塑性铰并向外扩张;冲头对塑性棱区的压平以及弹性恢复。实验结果表明,双层充液球壳在受到载荷冲击时,由于液体作用使外壳受到的局部冲击转化成面载荷均匀加载在内壳上,使之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采用夹层充液组合构形的半球壳组合结构的耐撞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的冲击能量下,内部的球壳变形量很小,可以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空间。
路国运秦斌张国权韩志军雷建平
关键词:动力响应
基于地震塑性损伤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分析模型研究
2012年
采用经典塑性和连续损伤模型,确定了塑性变形的演化法则,发展了一种基于抗震损伤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分析模型。运用两端具有塑性铰的梁模型模拟框架结构的梁柱。算例表明,该模型的损伤指数可以确定结构各单元和整体在地震时的性能及结构极限荷载,具有可靠的精度。
樊长林史志强
关键词:塑性损伤模型非线性动力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
某混合振动控制装置的性能试验研究
2013年
为了研究高阻尼橡胶串联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合振动控制装置性能,本文采用1∶2的缩尺模型,对该模型行了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将混合振动控制装置的性能分为两个阶段,即橡胶阻尼工作阶段及约束支撑工作阶段,二者通过封锁结构进行转化。绘制了两个阶段的阻尼橡胶与约束支撑及混合振动控制装置的力-位移关系曲线。分析了各部件的工作性能。得出了该混合振动控制装置具有较好耗能性能,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加以推广。
樊长林路国运张善元
关键词:高阻尼橡胶结构振动控制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分析的塑性损伤模型被引量:1
2011年
地震作用下,结构会遭受损伤。为了对结构进行损伤评估,本文基于经典塑性模型与连续损伤模型,根据广义应力空间塑性力学确定塑性变形的演化法则,建立了一种塑性损伤模型,用来进行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分析,将塑性损伤的本构关系运用于在两端具有塑性铰的梁模型,模拟框架结构的梁柱。同时该模型的损伤指数可以确定结构各单元和整体的地震时性能,确定结构极限荷载,算例表明该模型具有可靠的精度。
姬慧李雁英
关键词:塑性损伤模型非线性动力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
基于能量被动耗能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将结构前两阶振型各自等效为单自由度,采用模态pushover分析确定各等效单自由度的屈服强度系数和延性系数,然后由反应谱计算各阶振型耗散能量需求,利用各振型能量分布曲线,求得各层耗散能量需求,叠加得到各层地震总能量需求,据此确定耗能装置的类型及设计参数。运用该方法对9层钢框架进行了设计,并通过非线性动力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精确度符合实际工程需求。
樊长林张善元路国运
关键词:耗能装置
钢丝绳减振器物理参数对频响特性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建立了钢丝绳减振器非线性滞迟振动系统在基础激励和简谐力激励共同作用下的微分方程,运用Fourier级数展开法和谐波平衡法相结合的方法推导出相应的频响方程,利用Matlab对频响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做出各自的图形,得出了质量、阻尼、刚度和滞迟力对其频响特性的影响,分别都表现出了其强非线性,在低频阶段表现出渐软特性,在高频区域表现渐硬特性。质量、阻尼和刚度对系统频响特性的影响规律都不相同,但是都表现出一致的单调性,滞迟力没有表现出这种特性。
赵燕萍路国运赵子龙
关键词:两自由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