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2009)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湘民兰波何烈干黄瑞荣孟凡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泰和县植保植检站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稻瘟
  • 6篇稻瘟病
  • 6篇瘟病
  • 5篇稻瘟病菌
  • 5篇病菌
  • 2篇毒力
  • 2篇毒力频率
  • 2篇穗瘟
  • 2篇基因
  • 1篇稻穗
  • 1篇稻瘟病菌生理...
  • 1篇叶瘟
  • 1篇早稻
  • 1篇早稻品种
  • 1篇致病性分化
  • 1篇生理小种
  • 1篇水稻
  • 1篇水稻品种
  • 1篇水稻穗瘟
  • 1篇培养基

机构

  • 6篇江西省农业科...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泰和县植保植...

作者

  • 6篇兰波
  • 6篇李湘民
  • 4篇何烈干
  • 1篇黄瑞荣
  • 1篇杨迎青
  • 1篇徐善忠
  • 1篇孟凡

传媒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江西省稻瘟病菌的无毒基因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以30个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为材料,在水稻苗期接种,测定来自江西省水稻产区19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江西省稻瘟病菌群体含有29个与测试抗病基因相对应的无毒基因,但未检测到无毒基因Avr-a(2),其中60.00%菌株表现出强致病性。病菌群体对抗瘟基因Pi-zt,Pi-1(1),Pi-z5和Pi-k表现出较低的毒力频率,表明这些抗瘟基因在江西省可作抗源单独或聚会使用。2006-2008年江西省稻瘟病菌群体中分别出现了24,27,29个无毒基因,其中有24个无毒基因在各年份均有分布,Avr-a(1),Avr-a(2),Avr-i,Avr-ks(1),Avr-ks(2),Avr-ta,Avr-b,Avr-t,Avr-sh(2),Avr-km,Avr-ta(C),Avr-ta2,Avr-kp(C),Avr-b(C),Avr-3(1)和Avr-5(t)等16个无毒基因的出现频率均低于30%,提示在江西省内与之相对应的抗瘟基因在抗稻瘟病育种中应慎用。江西省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无毒基因组合数目为0~18个,数字相对较小。
兰波李湘民何烈干
关键词:稻瘟病菌毒力频率无毒基因
稻瘟病菌产孢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比较稻瘟病菌在6种产孢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发现米糠培养基是最适宜的稻瘟病菌产孢培养基;在确定米糠培养基为产孢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产孢条件的研究,在每天光照16~24 h,并连续培养5~7 d的条件下产孢量最大。
兰波李湘民杨迎青何烈干孟凡
关键词:稻瘟病菌培养基
三种水稻穗瘟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2010年
李湘民兰波陈前武黄凌洪张天才汪锐辉
关键词:水稻品种稻瘟病菌病害
2006~2008年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动态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我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鉴定2006—2008年从江西省31个水稻主产县(市)采集分离的195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共鉴定到6群40个生理小种。所测菌株中ZB群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为优势小种群。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13、ZB15、ZB5、ZA1,出现频率分别为14.36%、13.33%、6.67%、6.67%;3年中小种类群及优势小种的构成有一定的差异,在稻瘟病流行的2006年,小种类群以ZA和ZB为主,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13,和ZA1,频率分别为17.65%和11.76%;在稻瘟病中发偏轻的2007年和2008年,小种类群及优势小种的构成均较为一致,2年中小种类群均以ZB为主,如2008年优势小种为ZB15和ZB13频率分别为18.92%和10.81%;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同一穗瘟病标本中不同单孢菌株的生理小种不同,并讨论江西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年度动态变化。
何烈干黄淩洪兰波张天才李湘民
关键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江西省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化被引量:16
2009年
应用30个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及7个中国鉴别寄主,于水稻苗期接种,测定2006—2008年从江西省水稻产区分离的195个稻瘟病单孢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江西省稻瘟病菌以广谱致病性的菌株为主,将致病率按PF<30%、30%≤PF<50%、50%≤PF<70%和PF≥70%4区段划分,各区段菌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8.72%、31.28%和60.00%;病菌群体对所测定的30个抗瘟基因均表现出毒性,毒力频率为17.95%~100%,表现出较低毒力频率的水稻抗瘟基因是Pi-zt、Pi-1(1)、Pi-z5和Pi-k,其毒力频率分别为17.95%、26.67%、27.46%和29.23%。此外,江西省稻瘟病菌含6群40个生理小种,在稻瘟病流行的2006年,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13和ZA1;在稻瘟病发生较轻的2007年和2008年,优势小种均为ZB15和ZB13。进一步分析表明,同一优势小种内的不同菌株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28个ZB13菌株对30个抗瘟基因的致病率为50.00%~96.67%,26个ZB15菌株的致病率为46.67%~86.67%。对ZB13与ZB15菌株的聚类分析发现,毒力频率相近的菌株致病相似性差异很大。
李湘民兰波黄凌洪何烈干张天才黄瑞荣
关键词:稻瘟病菌抗瘟基因毒力频率
不同生态环境下2009年江西省主栽早稻品种稻瘟病的发生被引量:5
2010年
在全省5个生态环境不同的试验点,采用分3批播种(间隔期5 d),评估全省10个主栽早稻品种及各地4~7个自选品种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下稻瘟病的发生差异很大。根据3个试验点获得的有效数据统计,对叶瘟表现中抗的品种有金优463、株两优02和株两优09,其平均病叶率分别为0.27%、0.34%和0.30%;对穗瘟表现为抗病的品种有株两优09和淦鑫203,其平均病穗率分别为0.41%和0.89%,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有陆两优996、株两优02、T优898、金优463,平均病穗率分别为1.76%、1.76%、2.29%和3.37%。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采用分批播种法能有效地甄别水稻品种的避病性,为翌年抗瘟品种的选用及合理布局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黄凌洪张天才汪锐辉徐小明徐善忠陈前武张国光兰波李湘民
关键词:早稻叶瘟穗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