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J0916)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相关作者:高锐侯贺晟刘金凯卢占武马立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矿集区
  • 1篇地表
  • 1篇地震反射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多金属矿集区
  • 1篇隐伏
  • 1篇隐伏矿
  • 1篇隐伏矿床
  • 1篇隐伏矿床预测
  • 1篇深地震
  • 1篇深地震反射
  • 1篇塔里木盆地
  • 1篇盆地
  • 1篇西南天山
  • 1篇南天山
  • 1篇金属矿
  • 1篇近地表
  • 1篇近地表结构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纽约州立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3篇侯贺晟
  • 3篇高锐
  • 2篇马立成
  • 2篇卢占武
  • 2篇刘金凯
  • 1篇贺日政
  • 1篇匡朝阳
  • 1篇管烨
  • 1篇蔡勋育
  • 1篇酆少英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石油物探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庐枞铁多金属矿集区龙桥铁矿反射地震初至波层析成像与隐伏矿床预测被引量:15
2010年
为落实安徽庐枞地区北部的龙桥铁矿含矿层位在第二找矿深度的空间分布,本文应用小道距、长排列接收的地震反射初至波走时数据,运用层析成像方法,得到该地区近地表1000m以上的速度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反射地震初至波携带了丰富的上地壳速度结构特征和界面变化的构造信息,精细的速度结构揭露出龙桥铁矿隐伏岩体顶界面深度与起伏形态,发现岩体顶面凸起及陡变化部位与矿体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长排列的深地震反射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能够为金属矿集区深部隐伏矿床的勘探与研究提供岩体的空间分布信息。
侯贺晟高锐卢占武刘金凯匡朝阳马立成
关键词:反射地震隐伏矿床
长江中下游金属矿集区近地表速度结构层析成像实验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矿集区获得的小道距、长排列接收的地震反射初至波走时数据,运用层析成像方法,首次得到长江中下游典型金属矿集区——庐枞火山岩盆地近地表1000m以上的交叉速度结构。各剖面精细的速度结构揭露出庐枞矿集区隐伏的正长岩体顶界面深度与起伏形态,发现岩体顶面凸起及陡变化部位与矿体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罗河铁矿、小岭铁矿、龙桥铁矿、马鞭山铁矿处对应着高速层顶界面的凸起位置。罗河断裂在lz06-1线与lz06-3线表现为明显的横向速度变化界面。这些结果表明,长排列的深地震反射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能够为金属矿集区深部隐伏矿床的勘探研究提供丰富的地壳浅表结构(0~1000m)信息。
侯贺晟高锐卢占武马立成徐康
关键词:矿集区深地震反射层析成像
盆山结合部近地表速度结构与静校正方法研究——以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结合部为例被引量:11
2010年
盆山结合部位近地表结构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以横穿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的某二维地震测线为例,通过分析盆地、盆山结合部和山区的典型单炮记录,确定了一套基于浮动基准面的层析静校正流程——对起伏地表的高程进行平滑,将其作为浮动基准面;在该基准面上应用初至波层析反演方法计算炮、检点静校正量,并应用于数据体上;之后对该数据体进行速度分析和动校正等常规处理,再应用高程法计算浮动基准面到最终基准面的炮、检点静校正量。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盆山结合部资料中的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侯贺晟高锐贺日政刘金凯酆少英管烨蔡勋育James.H.KnappFrancis T.Wu
关键词:西南天山塔里木盆地近地表结构初至波浮动基准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