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18606)

作品数:185 被引量:4,256H指数:38
相关作者:刘国彬高旺盛周道玮郑大玮郭继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0篇农业科学
  • 30篇生物学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0篇土壤
  • 49篇农牧
  • 47篇农牧交错带
  • 40篇交错带
  • 27篇黄土丘陵
  • 26篇生态
  • 24篇丘陵区
  • 22篇黄土丘陵区
  • 20篇黄土高原
  • 18篇植被
  • 17篇生态系统
  • 17篇土壤水
  • 16篇水分
  • 16篇土壤水分
  • 15篇农业
  • 14篇草地
  • 12篇羊草
  • 12篇群落
  • 11篇北方农牧交错...
  • 10篇水土

机构

  • 75篇中国农业大学
  • 57篇东北师范大学
  • 29篇西北农林科技...
  • 29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河北农业大学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内蒙古农业科...
  • 9篇吉林大学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长春师范学院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吉林省水土保...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兰州中心气象...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9篇刘国彬
  • 28篇高旺盛
  • 27篇周道玮
  • 16篇郑大玮
  • 13篇郭继勋
  • 13篇程积民
  • 12篇万惠娥
  • 12篇张立峰
  • 12篇程序
  • 11篇陈源泉
  • 10篇潘志华
  • 10篇常欣
  • 9篇董孝斌
  • 8篇韩建国
  • 8篇许明祥
  • 8篇妥德宝
  • 8篇陈玉香
  • 8篇韩永伟
  • 7篇张玉芬
  • 7篇张蕴薇

传媒

  • 17篇草业学报
  • 17篇应用生态学报
  • 8篇水土保持学报
  • 7篇生态学报
  • 7篇水土保持研究
  • 7篇农业工程学报
  • 7篇干旱地区农业...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水土保持通报
  • 5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生态学杂志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草地学报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草业科学
  • 4篇经济动物学报
  • 4篇东北师大学报...
  • 4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中国草地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0篇2006
  • 42篇2005
  • 41篇2004
  • 37篇2003
  • 29篇2002
  • 12篇2001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牧交错带缓坡丘陵区土壤风蚀研究——以内蒙古后山地区为例被引量:8
2004年
土壤风蚀与风、土壤粒径组成和地表植被覆盖度有关,在农牧交错带缓坡丘陵区,风蚀是很严重的自然灾害。通过在有风的天气对丘陵不同坡向和坡位的风速和风蚀量以及土壤粒径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丘陵不同部位受侵蚀大小是坡顶大于北坡、北坡大于南坡。该项研究为控制缓坡丘陵土壤风蚀提供了理论支持。
李忠辉郑大玮潘志华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土壤风蚀
饲用黑麦生物学特性及其产量营养动态变化被引量:38
2004年
针对棉花冬闲田,对饲用黑麦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速度、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根系重量和分布、可溶性糖含量以及产草量、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饲用黑麦的生长高度和干物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前期生长缓慢,随后增长迅速,干物质积累的快速增长阶段和高峰比生长速度的变化相对滞后。叶面积指数呈"S"型增长,并符合逻辑斯蒂模型。饲用黑麦的根系主要集中于土壤上层,茎基部含糖量始终高于根系中的含糖量,但两者变化趋势一致,前期含糖量较高,后期缓慢下降。随着饲用黑麦生育期延长,其产草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下降。
李志坚胡跃高
关键词:饲用黑麦生物学特性饲草产量营养动态
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补偿的探讨被引量:13
2006年
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需强调生态和经济的协调。而目前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农业的外部性(生态保护带来的生态服务)得不到合理解决。从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出发,认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持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对农业进行补偿的原理分析基础上,根据安塞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确定补偿系数为2.0%,计算得出该县2000年需要生态补偿量为1 289.86万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生态补偿的途径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图2,表1,参8。
陈源泉董孝斌高旺盛
关键词: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补偿生态系统服务
松嫩草甸不同退化程度生境土壤磷素动态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对松嫩草甸不同退化程度生境的几种代表植物群落土壤磷索状况的研究表明,各群落相同土层的全磷含量没有显著的差异,说明土壤磷库具有较强的弹性,土壤退化落后于地上植物群落的退化.各群落土壤全磷的季节变化相似,均经历迅速累积,达到峰值后下降,之后又有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羊草、寸草苔和碱茅群落全磷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虎尾草群落土壤全磷聚集于10—20cm土层.随退化程度的加重,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虎尾草群落土壤速效磷占全磷的比重最高(2.8%),表明退化生境植物群落对速效磷素的利用并不充分.各群落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均高于速效磷含量,其季节动态均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8月.虎尾草群落土壤微生物量磷在10-20cm的土层最多,其他群落土壤微生物量磷在0—10cm土层的含量最多.灰色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速效磷的形成主要受到土壤养分,尤其是碳、氮养分的影响;而土壤温度、水分状况、酸碱状况和盐化程度等因素对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影响较强.
张乃莉郭继勋
关键词:速效磷土壤因子
东北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优化生产模式被引量:13
2004年
以位于东北农牧交错带的吉林省长岭县种马场为例,调查了其农业生产状况,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对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进行优化,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优化生产模式。经过优化设计后,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趋于合理,优化后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使1hm2农田的纯收益达到8254.6元,是优化前(4019.96元)的2.05倍,单位面积土地承载牛的数量也明显增加。优化结果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趋于合理,整体效益明显优于优化之前,本优化方案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陈玉香周道玮张玉芬
关键词:东北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
内蒙古阴山北麓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风蚀的影响被引量:17
2005年
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研究阴山北麓干旱区不同的种植模式对农田风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具有发生风蚀危害的潜在气候条件;(2)土壤不合理的翻耕是造成农田风蚀的重要因素,通过实行保护性的留茬免耕措施,可以有效抑制农田土壤风蚀。(3)不同作物种植条件下,条播作物农田风蚀量小于穴播作物。为了有效防治农田土壤风蚀,对作物进行高留茬处理和通过各种措施增加地表粗糙度,可以达到最大的防风蚀作用。(4)农事操作增大了土壤风蚀的潜在危险。
高旺盛秦红灵赵沛义
关键词:农田风蚀干旱区
河北坝上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与技术被引量:14
2004年
河北坝上地区处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由于长期大规模高强度地滥垦滥牧,在近100年的时间里,该区生态环境遭受了空前的破坏;而该区域居民粮食不足和收入低的事实又使其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该区的土地利用模式必须走生态、经济兼顾型道路。该文依据国家旱农张北试验区多年田间试验结果和作者的调查,提出了以"乔灌成网、少耕留茬、高效集约、草畜一体"为内容的生态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与技术体系。
孙新章张立峰张新民成升魁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型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能否形成一种新的产业?被引量:4
2006年
对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的经济价值估算的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如果将各种服务功能通过一定的形式“包装”成为可以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那么这种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特殊的“商品”将带来一种新的生态产业的发展。本文初步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形成生态产业的模式,并对其进行一定的阐述,以期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陈源泉高旺盛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价值
不同撂荒年限的草原农田土壤及植被的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5
2001年
以松嫩羊草草原为研究对象 ,对不同摞荒年限的草原农田土壤及植被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撂荒年限的增加 ,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增加 ,物种多样性指数逐年增高 .由此可见 :弃耕地撂荒后 ,只要破坏不严重 ,土壤及植被均向天然的演替方向进行 .因此 ,在不适宜建立农田生态系统的草原区 ,应弃耕还牧 ,妥善管理 。
田洪艳周道玮郭平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农田土壤植被演替土壤退化
不同积温和种植密度对饲用黑麦分蘖动态的影响被引量:24
2004年
应用回归均匀设计构造试验方案 ,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 ,研究了不同冬前积温、种植密度对饲用黑麦单株分蘖动态、群体分蘖动态以及有效茎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并建立了模拟模型 .结果表明 ,饲用黑麦单株分蘖数量同时受播期、播量的影响 ,生长前期主要受播期早晚的影响 ,生长后期主要受播种密度的制约 .总体来看 ,播期越早、播量越小 ,其单株分蘖数量就越多 ,反之就越少 .饲用黑麦不论是在生长前期、中期 ,还是后期 ,随着播期推迟 ,各播量群体分蘖数不断下降 ;随着播量增大 ,各播期群体总蘖数不断上升 .饲用黑麦群体有效茎数取决于播期和播量的共同作用 .播期早 ,要控制播量不宜过大 ,合理的群体结构主要依靠单株有效茎数的增长潜力来保证 ;播期晚 ,要防止播量过小 。
李志坚周道玮胡跃高
关键词:饲用黑麦分蘖动态积温种植密度均匀设计播量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