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1185)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魏朝晖马立安胡利勤郭太良郑永安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工程学院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基于热力耦合的连杆锻造毛坯优化模拟
- 2014年
- 针对连杆锻造中高能耗、材料利用率低且成型中易出现"缺料"和"折叠"等缺陷,利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模拟分析连杆锻造成型过程,预测成型中材料流动、填充、应力、应变、载荷和温度场的变化趋势,探讨并优化坯料形状对连杆成型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连杆锻造工艺制订和模具设计提供参考。
- 魏朝晖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合成温度和N_2/O_2流量比对碳纤维衬底上生长的SnO_2纳米线形貌及场发射性能影响
- 2015年
-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系统研究了合成温度和N_2/O_2流量对生长在碳纤维衬底上的SnO_2纳米线形貌及场发射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及能谱仪(EDS)对产物细致表征,结果表明,SnO_2纳米线长径比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N_2/O_2流量比值的增大先增大后变小,场发射测试表明,合成温度780?C,N_2/O_2流量比为300:3时SnO_2纳米线阵列具有最佳的场发射性能,开启电场为1.03 V/μm,场强增加到1.68 V/μm时,发射电流密度达0.66 m A/cm^2,亮度约2300 cd/m^2.
- 马立安郑永安魏朝晖胡利勤郭太良
- 关键词:纳米氧化锡形貌调控场致发射
- 透明Ag纳米线电极的后处理优化及性能
- 2016年
- 采用优化的多元醇制备工艺,以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CuCl_2为控制剂,合成了超长的Ag纳米线。利用旋涂工艺在玻璃基板上制作了透明的Ag纳米线薄膜电极,系统研究了退火温度和模压力对Ag纳米线电极透过率及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200℃、压力5 MPa时,Ag纳米线在保持光线透过率损失很小的条件下薄膜阻值由3200Ω/□可优化至17Ω/□。薄膜电极导电能力的提高主要源于在较高退火温度和压力双重作用下纳米线外层包裹的PVP层的去除,实现了纳米线交叉点互焊与互联。研究了未处理和预处理工艺对Ag纳米线电极上沉积的ZnO纳米棒的形貌和场发射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经预处理的透明电极表面沉积的ZnO呈有序棒状排列,而未处理的样品展现出无序形貌;场发射测量显示纳米线电极预处理方法可有效降低ZnO纳米棒开启场强。
- 马立安魏朝晖叶晓云胡利勤郭太良
- 关键词:银纳米线透明电极场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