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2008-2-243)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林居红许小辉刘明方蒋琳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光动力学疗法影响人工菌斑生物膜形成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究甲苯胺蓝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对体外人工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探讨光动力学疗法控制菌斑和防治龋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环境下,4种口腔常见致龋菌在牙釉质表面形成多细菌混合性菌斑生物膜,用光动力学疗法处理实验组菌斑生物膜,光敏剂浓度为0.1mg/ml、光强为94.5J/cm2;分别在生物膜形成的第1、3、7天用扫描电镜观察光动力学疗法处理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第1天可见到以链球菌为主的细菌黏附于获得性膜上;第3天各种细菌数量明显增多,形成谷穗状结构;至第7天时,生物膜形成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细菌表面及细菌之间可见大量基质和不定形胶状物。在第1、3、7天,光动力学疗法处理后牙釉质表面黏附的细菌显著减少,菌斑生物膜形成受阻。结论光动力学疗法对菌斑生物膜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 许小辉林居红刘明方
- 关键词:光动力学疗法龋病菌斑生物膜扫描电镜
- 光动力学疗法预防龋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0年
- 龋病是影响口腔及全身健康的常见疾病,其患病率高、危害范围广。牙菌斑和细菌代谢产物是龋病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光动力学疗法是利用光激活光敏剂产生光化学效应,选择性杀伤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新方法。研究表明,光动力学疗法对致龋菌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并且不会产生细菌耐药性,有望成为控制菌斑和防治龋病的新方法。本文拟就光动力学疗法预防龋病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许小辉林居红
- 关键词:光动力学疗法牙菌斑龋病光敏剂
- 光动力学疗法影响变形链球菌生长和形态的体外研究
- 2012年
- 目的研究甲苯胺蓝为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对变形链球菌体外生长及表面形态的影响,探讨光动力学疗法影响致龋菌生长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不同光剂量和不同光敏剂浓度下,通过体外活菌菌落计数法测定光动力学疗法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扫描电镜观察光动力学疗法处理前后菌体表面形态的改变,实验分空白对照组、光敏剂对照组、光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间活菌菌落取对数值后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光动力学疗法能显著抑制变形链球菌的体外生长,随着光照时间和光敏剂浓度的增加,其灭菌效果逐渐增强。当光敏剂浓度为100μg/ml,光照时间为5、15、25 min时,细菌菌落对数值分别为(7.40±0.13)、(6.86±0.14)、(6.44±0.28),与空白对照组(8.30±0.0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5 min与15 min两实验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光敏剂浓度和光剂量二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19.47,P<0.01)。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变形链球菌与对照组相比菌体表面粗糙不平,有水泡状凸起。结论甲苯胺蓝为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能显著抑制变形链球菌体外生长并改变其表面形态。
- 许小辉蒋琳林居红刘明方
- 关键词:光动力学疗法变形链球菌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