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087)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章翔程岗毛星刚殷安安王江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解放军第21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干细胞
  • 3篇氧糖剥夺
  • 3篇神经干
  • 3篇神经干细胞
  • 2篇预处理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中枢神经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藜芦
  • 2篇细胞瘤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2篇胶质细胞瘤
  • 2篇白藜芦醇
  • 1篇虚拟现实
  • 1篇遗传学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中枢神...

机构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解放军第21...
  • 1篇郑州市第七人...
  • 1篇北京军区天津...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章翔
  • 2篇韩宁
  • 2篇程岗
  • 2篇毛星刚
  • 2篇王江
  • 2篇殷安安
  • 1篇张剑宁
  • 1篇陈晓燕
  • 1篇章薇
  • 1篇叶玉勤
  • 1篇王守森
  • 1篇吴景文
  • 1篇张辉建
  • 1篇熊伟
  • 1篇金晨
  • 1篇李晓明

传媒

  • 8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氧糖剥夺诱导的大鼠神经干细胞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预处理对氧糖剥夺(OGD)诱导的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孕15 d SD大鼠体内胎鼠脑组织原代培养NSCs,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OGD模型组、RES+OGD处理组和RES+OGD+sirtinol处理组。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NSCs的细胞活性,利用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各组NSCs的损伤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SCs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解偶联蛋白2(UCP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OGD损伤能够降低NSCs中SIRT1蛋白表达(P<0.05),RES预处理能够上调OGD损伤后NSCs中SIRT1蛋白的表达(P<0.05);RES预处理能够提高OGD损伤模型中NSCs的细胞活性(P<0.05),降低LDH漏出量(P<0.05),下调NSCs中UCP2的蛋白表达。SIRT1抑制剂sirtinol能够降低OGD损伤后NSCs的细胞活性(P<0.05),增加LDH漏出量(P<0.05),上调NSCs中UCP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RES预处理对OGD诱导的大鼠NSCs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IRT1-UCP2通路有关。
董瑜韩宁秦晨殷安安章翔
关键词:白藜芦醇解偶联蛋白2神经干细胞氧糖剥夺
推动胶质细胞瘤的转化医学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脑肿瘤是人类高死亡率的肿瘤之一,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hiforme,GBM)属于WHOIV级胶质细胞瘤,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GBM呈浸润性生长,以致手术完全切除较为困难,且其具有放、化疗抵抗性,故复发率高,预后较差。目前手术联合放、化疗后的中位生存期约为15个月^[1]。
章翔毛星刚
关键词:胶质细胞瘤靶向治疗
重视增强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是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跨学科技术,以跟踪注册、显示和交互为支撑的技术。AR可以将计算机产生的虚拟物体融合于真实场景中,具有虚实融合、实时交互和辅助增强的特点,使用者感知的是真实世界的场景,而不是虚拟现象,体现了对现实的“增强”理念。目前,AR技术已在神经外科领域获得了初步应用。
王守森张辉建章翔
关键词:虚拟现实神经导航可视化
加强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2年
干细胞(stemcells)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self-renewing)的多潜能细胞。俄国组织学家Alexander Maksimov于1909年首次提出“干细胞”的概念,1967年,美国生物学家Joseph Altman首次发现成年神经再生现象,此后,造血干细胞(1978年)、
张剑宁程岗
关键词:干细胞中枢神经系统
缺氧盒在神经干细胞氧糖剥夺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设计一种简易实用的缺氧细胞培养盒,并探讨其使用方法及其在神经干细胞氧糖剥夺模型中的应用。方法用碱性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吸收培养盒内的氧气,以测氧仪测量盒内氧气浓度,用神经干细胞作为实验细胞,检测细胞无氧后的活性。结果本缺氧细胞培养盒,于10 min内可使培养盒内氧浓度降至0.238%±0.0278%。结论用碱性焦性没食子酸法清除培养盒内氧气的方法可行性较好,并可应用于细胞缺氧的实验研究。
韩宁殷安安章翔李晓明熊伟王江金晨
关键词:焦性没食子酸细胞培养技术神经干细胞氧糖剥夺
重视胶质瘤干细胞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hiforme.GBM)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手术联合放、化疗后的平均生存期仅为14.6月。GBM呈现出明显的浸润性生长,因而手术难以彻底切除,且GBM血管丰富,对现有放、化疗具有抵抗性,即便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仍难以完全控制肿瘤复发及再生长。针对GBM的高度恶性及治疗现状,
章翔毛星刚章薇
关键词:胶质瘤干细胞胶质细胞瘤表观遗传学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被引量:18
2013年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PCNSL)是指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的淋巴肿瘤,属于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glymphoma,NHL),发病率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3%,年发病率为0.46/100000。近年来,PCNSL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但是与常见CNS肿瘤相比,临床对于PCNSL的认识仍显不足,因此,本文对PCNSL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研究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PCNSL的认识。
程岗章翔
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免疫功能低下磁共振大剂量甲氨蝶呤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神经干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预处理对神经干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含有白藜芦醇的细胞培养基预培养神经干细胞1 h,更换低糖培养基后将细胞培养在缺氧培养盒内6 h进行氧糖剥夺实验(OGD);采用噻唑蓝(MTT)比色实验检测细胞活性;用LDH试剂盒测细胞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白藜芦醇预处理(PRC)组细胞MTT值高于对照组(n=7,P<0.01),PRC组细胞培养基上清中LDH低于对照组(n=5,P<0.01)。结论白藜芦醇预处理对神经干细胞氧糖剥夺损伤有保护作用。
韩宁殷安安章翔王江叶玉勤陈晓燕
关键词:白藜芦醇神经干细胞氧糖剥夺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
干细胞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
2012年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不同类型、具有特征形态、特异分子标志和特殊功能的成熟细胞。干细胞按来源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来源于胚胎和胎儿组织,成体干细胞则来源于出生后器官或成年个体组织。上述两类干细胞均有各自的优势,但胚胎干细胞的应用却受到了限制。原因在于胚胎干细胞应用受道德伦理的争议以及法律的约束,且来源受限,体外纯化和扩增的技术尚不成熟,异体移植后存在免疫排斥和有形成畸胎瘤等风险。
吴景文章翔胡祥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