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2004-20-12)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作者:府伟灵陈鸣赵渝徽夏涵黄庆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应用“酶生物信号放大系统”放大DNA压电传感器检测信号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酶生物信号放大系统”用于放大DNA压电传感器检测信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压电石英基片金膜上固定标有biotin的金黄色葡萄球菌oligo探针,加入HRP和底物DAB生成附着于金膜的不可溶沉淀,观察频率对沉淀的响应。在金膜上固定金黄色葡萄球菌oligo探针后与标有biotin的靶序列杂交,加入HRP和底物DAB。比较直接检测杂交时频率变化值和酶系统放大后信号频率变化值。结果该系统生成的沉淀可显著降低谐振频率。经酶系统放大后检测信号频率变化值显著高于直接检测信号频率变化值。结论酶生物信号放大系统可有效地放大DNA传感器检测信号,降低非特异信号的产生。
- 王丰府伟灵夏涵陈鸣
- 关键词:DNA生物传感器QCM信号放大
- 运用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检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研究运用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对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CPα)进行检测的方法和反应条件。方法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设计特异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寡核苷酸探针并利用巯基自组装技术固定在石英晶体上,运用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的"质量效应"对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靶基因进行杂交检测,并探讨不同pH值和不同离子强度的缓冲液对检测的影响。结果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成功检测出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pH7.6的缓冲液和0.64mol/L的NaCl溶液最适合于检测。结论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检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有望对临床上开展毒素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 赵渝徽陈鸣黄庆姚春艳闫慧慧匡红府伟灵
- 关键词:基因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寡核苷酸探针
- 凝血反应压电频率动态响应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体外凝血反应引起压电传感器频率变化的规律,建立压电凝血终点判断模型。方法理论分析凝血反应导致反应体系黏度密度变化规律,推导适合的频率动态响应模型并建立新的压电凝血终点判断法;用建立的反应模型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并删减和延长不同长度的原曲线末段,然后以新方法和既有的最大拟合曲率判断法(MCF)判断终点并比较。结果根据反应体系黏度密度变化规律,理论推导出体外凝血反应过程中压电频率动态响应规律符合F=(f0-?f)+1+?e(t-ft0)/dt模型;根据该模型建立了新的反S拟合曲线法(ISF);与既有的最大拟合曲率法相比,前者检测速度更快(P<0.01),重复性更好(P<0.01)。结论该反S模型可以较理想地反映凝血反应中压电频率动态变化规律,ISF法可以理想的判断压电凝血终点。
- 赵猛府伟灵陈鸣罗阳夏涵王丰赵渝徽
-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
- 应用多重PCR鉴定对人致病的产气荚膜梭菌毒素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研究用多重PCR的方法鉴定产气荚膜梭菌及分型毒素,为开展基因诊断做好准备。方法根据GenBank已经发表的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基因序列,设计出针对CPα、CPβ、CPE毒素基因的3对特异引物,运用多重PCR的方法鉴定出产气荚膜梭菌并对其毒素基因进行分型。结果经电泳鉴定,多重PCR成功的扩增出预先设计的3条特异的目的条带。结论所设计的多重PCR反应体系能够得到产气荚膜梭菌的特异序列,同时能够鉴定分型3种对人致病的毒素序列,为进一步开展基因诊断打下基础。
- 赵渝徽府伟灵陈鸣黄庆夏涵
- 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基因多重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