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XF11C056)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同祥孙会刚李文王陶郑进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工程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链霉菌
  • 2篇分离纯化
  • 2篇纯化
  • 2篇C-
  • 1篇淀粉
  • 1篇淀粉酶
  • 1篇选育
  • 1篇乙醛
  • 1篇乙醛脱氢酶
  • 1篇诱变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植酸
  • 1篇植酸酶
  • 1篇质体
  • 1篇酸酶
  • 1篇启动子
  • 1篇曲霉
  • 1篇醛脱氢酶
  • 1篇热稳定

机构

  • 6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李同祥
  • 4篇孙会刚
  • 2篇王陶
  • 2篇李文
  • 2篇黄天姿
  • 2篇沈处
  • 2篇郑进
  • 1篇别小妹
  • 1篇张充
  • 1篇秦卫东
  • 1篇吕凤霞
  • 1篇陆兆新
  • 1篇吴芹

传媒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技
  • 1篇食品工业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启动子P_(43)表达关键酶基因对subtilosin A合成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168(Bacillus subtilis 168)细菌素subtilosin A的产量使其能够应用到食品防腐、医药卫生等行业。采用重叠延伸PCR将强启动子P43分别和subtilosin A合成酶基因簇中关键酶基因sbo-albA、albB-albC连接到一起,构建了高表达载体。采用改进的电击法将重组载体转化到Bacillus subtilis 168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确定subtilosin A产量得到了提高,进一步通过抑菌实验证明其抑菌活性也获得了提高。该方法为提高subtilosin A产量,进而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提供了理论参考。
孙会刚张充吕凤霞别小妹陆兆新
关键词:启动子关键酶
氯化锂诱变黑曲霉原生质体选育高产植酸酶菌株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氯化锂诱变黑曲霉原生质体,筛选高产植酸酶菌株。获得制备黑曲霉原生质体的最适条件:纤维素酶1.0%,蜗牛酶0.5%,菌龄24 h,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2 h,渗透压稳定剂0.7 mol/L NaCl。采用氯化锂对制得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结果表明:经0.15%LiCl诱变后,原生质体存活率为23.37%,此时,获得一株植酸酶活最高的突变株,为19.24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54.41%,该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李文王陶李同祥
关键词:植酸酶黑曲霉原生质体LICL诱变
棉花病害拮抗菌SC-4鉴定及其抗菌物质分离纯化被引量:1
2013年
从徐州工程学院周围多点取土样,筛选得到一株对多种细菌、真菌(尤其是引起棉花病害的真菌,如棉花立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棉铃红腐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放线菌菌株,命名为SC-4.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以及菌株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其为淡紫灰链霉菌类群中的灰褐链霉菌.通过硫酸铵沉淀获得样品,再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获得4个组分,其中组分2对棉花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该研究对于新型生物农药的开发以及棉花病害生物防治具有一定意义.
孙会刚王继良李同祥黄天姿沈处郑进吴芹
关键词:链霉菌棉花病害
窑湾甜油中霉菌和酵母菌的鉴定及其淀粉酶性质被引量:1
2014年
从窑湾甜油面菌块中,分别筛选得到一株霉菌菌株和一株酵母菌菌株。霉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霉菌为毛霉科的爪哇毛霉(Mucor javanicus),命名为DCF-4。酵母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确定为酒香酵母菌属(Brettanomyces),命名为XYS-2。对其淀粉酶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爪哇毛霉和酒香酵母菌产生淀粉酶酶活分别达到535.33U,759.03U。进一步对两株菌产生的淀粉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爪哇毛霉DCF-4产生的淀粉酶(淀粉酶Ⅰ)最适温度为80℃,最适pH为6.6,Ca2+,Mg2+,K+对其酶活性有激活作用,而Fe2+对其酶活有一定抑制作用;酒香酵母菌XYS-2产生的淀粉酶(淀粉酶Ⅱ)最适温度也为80℃,最适pH为5.0,Ca2+,Ba2+,Na+对其酶活性有激活作用,Cu2+对其有明显酶活抑制作用,达到90%左右。有机溶剂对两种淀粉酶活性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孙会刚秦卫东李同祥徐玉尚
关键词:霉菌酵母菌淀粉酶
灰褐链霉菌SC-4抗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优化及分离纯化被引量:1
2013年
为提高灰褐链霉菌抗菌活性物质的产量,采用单因素优化的方法对灰褐链霉菌SC-4所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佳的发酵条件为:温度37℃、起始pH7、接种量6%、转速180 r/min和发酵时间为5 d,通过优化,链霉菌SC-4产生的抗菌物质产量提高,抑菌圈直径能够达到20 mm。为获得单一的该抗菌活性物质,并最终明确其结构,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菌株SC-4所产生抗菌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最终通过HPLC获得了4个活性峰,其中1号峰活性最大,4号峰活性很小。这些结果为链霉菌SC-4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及新型抗生素的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
孙会刚李同祥黄天姿沈处郑进
关键词:链霉菌分离纯化发酵条件优化
醋酸杆菌乙醛脱氢酶热稳定剂的筛选
2014年
研究了不同种类物质对醋酸杆菌产乙醛脱氢酶(ALDH)热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得到酶的最佳热稳定剂配方。蔗糖是最好的热稳定剂,其次是甘氨酸、麦芽糖、硫酸钠、丙氨酸;氯化钾、赖氨酸、天冬氨酸、氯化铝、谷氨酸、氯化钙对ALDH的热稳定性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复合热稳定剂配方为:硫酸钠20mmol/L、甘氨酸20mmol/L、麦芽糖25mmol/L、蔗糖0.5mmol/L。复合热稳定剂的添加使ALDH酶活保留率在30℃~55℃温度范围,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55℃保湿30min后,酶活保留率为75%,比对照组高出115%。
李文王陶李同祥
关键词:乙醛脱氢酶醋酸杆菌热稳定剂热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