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2012)
- 作品数:45 被引量:179H指数:7
- 相关作者:吴小毛彭剑涛赵大芹龙友华崔宏浩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州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政务微博整体网络的关系解剖
- 2015年
- 本文聚焦政务微博整体网络,对网络中的整体特性进行剖析。通过引入可达性、聚焦效应、简并度和邻居成员间相互作用4个方面指标,本文从纵向层面对政务微博网络进行了深层剖析,详细地探寻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网络演化能力。研究表明政务微博具有小世界特性、较高的凝聚力和信息传达性等特征,对政务微博舆情的监管应抓住核心节点,根据各节点不同特征采取相应的运营策略。
- 林海波朱青陈正刚张钦崔宏浩
- 关键词:社会网络
- 露地冬春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4
- 2014年
- 为筛选出适合在贵阳等地冬春反季节栽培的优良耐抽薹新品种,对8个大白菜品种(组合)进行露地冬春季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黔白5号采收期早,紧实度好,产量高,耐低温、耐抽薹性好,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组合BZ1×C-2生长势强,叶色深绿,紧实度、净菜率高,耐低温、耐抽薹性强,抗病性好,综合性状优,2个品种适宜贵阳及气候相似地区冬春季种植推广,其中,黔白5号适宜喜食浅黄心大白菜的地区销售,组合BZ1×C-2适宜喜食绿心大白菜的地区销售。
- 赵大芹彭剑涛文林宏潘业勤彭莉李桂莲
- 关键词:耐抽薹性
- 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ELISA抗体检测及其防控研究
- 2015年
- 2011年1月,为弄清贵阳市郊区某猪场2-3日龄3窝新生仔猪的发病原因,即仔猪突然出现昏睡、鸣叫、口吐白沫、呕吐、拉稀、震颤和四肢游泳状划动等神经病状。采取前腔静脉采血,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 E蛋白ELISA试剂盒作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确诊为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立即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疫苗接种、隔离、改善饲养管理、禁止在猪场内养猫、同时做好灭鼠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逐步防治及淘汰阳性猪,近几年来该场没有再发生过猪伪狂犬病。
- 龙清孟熊胜利刘虓
- 关键词: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抗体检测
- 发酵辣椒中一株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为生产纯菌乳酸菌发酵剂储备菌株,通过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从自然发酵辣椒汁中分离出一株生长性能较好的乳酸菌W-1,对其进行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16S rDNA序列测序及生长特性实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W-1为一株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实验结果表明:菌株W-1最适生长温度在30-35℃之间,在发酵前期产酸速度较快,对盐浓度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适合用于发酵辣椒。该研究为辣椒发酵菌剂的制备储备了菌株。
- 王丽芳王修俊郑君花杨志波王纪辉
- 关键词:戊糖片球菌
- 7个鲜食葡萄品种在黔东南地区的引种表现被引量:7
- 2017年
- 为筛选适宜黔东南及其相近气候地区栽培的优质鲜食葡萄品种,2015—2016年对引进的7个鲜食葡萄品种成龄树的物候期、果实性状、生长和结果习性等进行观察比较,并对果实性状与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7个鲜食葡萄品种在简易避雨棚栽培条件下,萌芽期为3月中下旬,成熟期主要集中在8月;夏黑生长势最旺,巨玫瑰和黑巴拉多生长势较弱,其余品种生长势中等;夏黑产量最高,达1 632.6kg/667m^2,巨玫瑰、紫珍香、紫脆无核和甬优1号产量约1 500kg/667m^2,黑巴拉多产量最低。综合而言,以夏黑、巨玫瑰、紫珍香和紫脆无核综合表现最优,可在黔东南及相近气候地区推广种植;醉金香和甬优1号可作为特色品种适度发展;由于转色不良和产量较低的问题,黑巴拉多不宜在黔东南地区推广种植。
- 何伟唐冬梅刘富涛仲伟敏赵凯
- 关键词:鲜食葡萄物候期果实性状
- 草莓组培苗生根细菌性污染的防治措施被引量:1
- 2012年
- 为解决草莓组培苗生根过程中容易出现细菌性污染导致草莓组培苗无法生根的问题,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NAA、青霉素及多菌灵3种药剂和其浓度进行筛选,并对生根率和平均根数与污染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莓组培苗的生根率和平均根数与细菌性污染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细菌性污染对草莓组培苗生根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400mg/L的青霉素能完全控制污染,而且根系生长健壮。
- 付燕万新屏黄刚郑晓峰何宪江
- 关键词:草莓组培苗青霉素
- 异丙甲草胺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种群及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为了解异丙甲草胺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区系的毒性效应,本文采用室内模拟法研究了异丙甲草胺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异丙甲草胺胁迫下,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取决于施用剂量、微生物种类和培养时间。试验期内,真菌对异丙甲草胺最为敏感,细菌次之,放线菌则具有一定的抗性。异丙甲草胺在14 d前对土壤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随后土壤呼吸强度呈现恢复或抑制的变化趋势。根据农药危害系数法的分级方法计算,异丙甲草胺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属于无实际毒害的农药。
- 吴小毛李明龙友华李荣玉
- 关键词:异丙甲草胺植烟土壤微生物种群生物活性
- 翻压绿肥条件下化肥减量对玉米养分利用效益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4年
- 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翻压绿肥条件下,化肥减量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15 000 kg/hm2光叶苕子鲜草条件下,与化肥处理比较,减少化肥用量30% ~ 45%,玉米产量未达到显著增产水平;减少化肥用量15%,玉米产量达到显著增产水平(P<0.05),增产幅度达19.92%;氮(N)、磷(P2O5)、钾(K2O)利用率分别提高11.1%,8.1%,12.7%,农学效益分别提高172.21%,172.15%,172.21%.施用绿肥条件下,与化肥处理比较,减少化肥用量30% ~45%,玉米纯收入未达到显著增收水平,减少化肥用量15%时,玉米纯收入达到最高值,增收695元/hm2,增收幅度11.5%,达到显著增收水平(P<0.05).翻压光叶紫花苕子15 000kg/hm2的条件下,化肥减量15%可提高玉米产量,化肥减量30% ~45%玉米产量也可达到当地常规产量水平,化肥的适宜用量为N 153 kg/hm2,P2O5 102 kg/hm2,K2O 153 kg/hm2,化肥适宜减量水平为15%.
- 陈正刚李剑王文华朱青卢松崔宏浩
- 关键词:绿肥化肥减量玉米养分养分利用率
- 贵州特色水豆豉后发酵及调味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将贵州特色食品水豆豉,在后发酵处理后经过洗曲、未经洗曲这两种不同条件下,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态氮、水分、总酸等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洗曲生产的水豆豉与未经洗曲的水豆豉相比,豉香浓郁,口感良好,其氨基态氮质量分数也更高。同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水豆豉后酵结束后加入的辅料用量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得出其汤汁的较优辅料配比为生姜10%,白酒2%,辣椒面5%,食盐5%,木姜子0.4%。
- 尹爽王修俊艾静汶刘佳慧田多王纪辉杨志波
- 关键词:水豆豉后酵调味
- 新型肥料对辣椒磷钾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为探索贵州黄壤区辣椒养分吸收与分配特性对新型肥料的响应,采用盆栽方法,研究西洋复合肥(N∶P_2O_5∶K_2O为15∶15∶15)、保水型缓释肥(N∶P_2O_5∶K_2O为16∶10∶16)、稳定性缓释肥(N∶P_2O_5∶K_2O为16∶10∶16)、包膜型缓释肥(N∶P_2O_5∶K_2O为18∶8∶16)和长效氮肥(含氮量为46%)对辣椒磷、钾素积累、分配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西洋复合肥)相比,施用新型肥料可使辣椒磷素吸收提前,磷素积累快速增长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提前6~12和22~46 d,缩短磷素快速增长持续期10~33 d;新型肥料可使辣椒钾素积累明显滞后,以包膜型缓释肥的滞后时间最长,辣椒花后钾素积累效果最为明显;磷素和钾素的当季回收利用率分别为9.59%~13.42%和106.97%~176.51%,新型肥料施用对辣椒磷素的当季回收利用率影响不明显,但施用稳定性缓释肥和包膜型缓释肥会显著影响钾素的当季回收利用率。贵州黄壤区辣椒生产应适当调整施肥方式,建议采用减磷增钾的施肥策略,尤其应当注意稳定性和包膜型缓释肥与外源钾肥的配施。
- 张萌肖厚军赵欢芶久兰秦松王正银何佳芳刘彦伶
- 关键词:新型肥料辣椒磷素钾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