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558072)

作品数:11 被引量:333H指数:9
相关作者:刘云刚许学强谭宇文王丰龙黄思骐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九州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城市
  • 5篇地理
  • 5篇地理学
  • 5篇理学
  • 2篇地方政府
  • 2篇地方政府主导
  • 2篇政府
  • 2篇政府主导
  • 2篇城市地理
  • 2篇城市地理学
  • 1篇地方政治
  • 1篇地化
  • 1篇行政
  • 1篇行政机制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评价
  • 1篇宜居
  • 1篇宜居城市
  • 1篇宜居性
  • 1篇政治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
  • 1篇九州大学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 1篇日本九州大学

作者

  • 12篇刘云刚
  • 2篇许学强
  • 2篇谭宇文
  • 1篇刘冠娜
  • 1篇王丰龙
  • 1篇殷冠文
  • 1篇袁媛
  • 1篇黄思骐
  • 1篇周雯婷

传媒

  • 3篇人文地理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地理科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城市观察
  • 1篇城市与区域规...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地理学的二元结构被引量:37
2008年
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在繁荣的表象背后也蕴藏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是中国地理学的二元结构。中国地理学正在分化为以西方地理学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外生地理学"和根植于本土实践的"内生地理学"两个部分,而这两个部分之间缺乏交融。中国的内生地理学需要用科学的实证方法进行规范,而外生地理学也需要更扎实的本土实证来进行充实,这其中尤其需要关注建设的是区域地理学。中国需要发展基于本土实证,同时使用科学方法的地理学研究。这是社会发展对地理学的需求所在,也是地理学学科发展之需。
刘云刚许学强
关键词:中国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中日地理学者的论文写作年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以2000年以来的《地理学报》中英文版论文为例,分析了中国地理学者的论文写作年龄特征,包括平均写作年龄、论文写作主体年龄段、高峰期年龄等等,并以日本《地理学评论》为参照,分析了体制环境因素对地理学者论文写作年龄和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地理学母语论文的写作主体是40岁左右年龄段的学者,而英文论文的写作主体是35岁左右年龄段的学者。中国地理学者的母语平均写作年龄要高于日本,但英文论文作者的平均年龄则低于日本,这种差异反映了中日两国在科研管理制度及理念上的不同。在概括分析了两者差异后提出了对中国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建议。
刘云刚刘冠娜
实用主义VS科学主义: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取向被引量:18
2010年
从学科价值论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对今后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行了讨论。中国城市地理学30年来秉承实用主义传统,学科获得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科学研究的范式也日渐扎根普及。这些变化表现在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成果的形式和内容上,具体体现在点的研究相对减少,而面的研究相对增多;实证研究中研究区域的尺度下降,更加重视案例分析;更加重视可量化的科学方法;更多关注科学问题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变化使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学科价值取向出现分化,形成科学和实用两种不同的标准。本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讨论,并呼吁中国城市地理学界应合理引导研究取向,促进科学研究和实用性的有效结合。
刘云刚许学强
关键词: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科学主义实用主义
日本专业主妇视角下的广州城市宜居性评价被引量:18
2010年
宜居城市理念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但相关的标准仍是模糊不定。在回顾和检讨宜居城市相关界定方法的基础上,从特定生活者的视角出发,以在广州居住的日本专业主妇为评价主体,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广州城市的宜居性。通过日本专业主妇对广州和日本城市的对比评价,探讨了广州的宜居程度和改进重点。研究表明,广州在日本专业主妇眼中距宜居城市尚有较大的距离。其原因一方面是现实中的广州城市宜居水平不高,另一方面也与日本专业主妇的角色、文化理念及她们在广州居留时间的长短相关。
刘云刚周雯婷谭宇文
关键词:宜居城市宜居性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职能分类与演化特征被引量:53
2009年
资源型城市是中国式"问题城市"的代表,但它本质上不属于同一职能类型。随发展阶段的不同,资源型城市表现出不同的职能特点。本文利用全国城市职能分类的成果,按照优势职能、突出职能、职能强度和职能规模四要素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职能特征进行了整理。按照优势职能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典型期资源型城市和变异期资源型城市,按照突出职能划分为采掘业城市、制造业城市和商业城市,按照职能强度和职能多样化程度划分为职能专业化和职能多样化的资源型城市。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职能具有多样化的趋向,但多数城市仍囿于采掘业城市和制造业城市的范畴,并且职能演化缓慢反复。这说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仍将是一个长期的政策命题。
刘云刚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矿业城市
地理学期刊与地理学的传统——西方主要国家地理学期刊评价被引量:9
2009年
SCI是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领域最为权威的研究成果检索和评价工具,另一方面,一门学科的学会刊物也是反映该领域最重要研究成果的平台。在许多自然学科领域,学会会刊都是SCI的必检刊物,但世界各国多数地理学会的会刊却都不在SCI索引之列。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如何来评价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地理学刊物的评价应该遵循其学科特点,以会刊作为成果评价的核心更符合实际。本文介绍了英美德法日等主要国家的地理学会和会刊的情况,并借此呼吁,在当前以SCI期刊论文作为第一标准的中国学术行政体制下,应维护地理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保持地理学的传统,建立合理的地理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
刘云刚
关键词:地理学会刊会报学术评价SCI
1950年代以来日本城市地理学进展与展望被引量:6
2010年
本文以10年为周期,对1950年代以来日本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逐段整理,归纳了各时期相关研究的动向及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21世纪日本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日本"二战"后1950~1970年代经历了一个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尤以三大都市圈(特别是东京圈)以及地方中心城市的扩张最为引人注目。受此影响,关于大都市圈及地方中心城市的研究开始活跃。这些研究秉承功能地域论的观点,将城市作为功能分化但又相互关联的系统,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体系两个方面。1970年代,计量分析和行为方法开始出现;1980年代,大都市圈结构变化的研究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开始兴起;1990年代,则出现了对亚洲城市化的研究以及着眼于居民日常行为的时间地理学研究;近年,日本城市人口由增加转为减少,又带来新的城市结构变化和新的城市问题。关于少子老龄化以及经济低迷背景下的城市更新再生的研究受到关注。应对这些相关课题的研究,将成为今后日本城市地理学发展的方向。
日野正輝刘云刚谭宇文
关键词:城市地理学人口减少
“三旧”改造政策分析——以东莞市为例被引量:25
2011年
2009年8月广东省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出台,标志着"三旧"改造在广东省正式推开。本文以东莞市为例,分析了"三旧"改造政策的实施过程及其创新点,并运用博弈论对"三旧"改造政策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探讨了政策的实施前景。研究发现,在"三旧"政策框架下,城市中心区及发展条件较好的工业区的改造意愿和改造可行性将增强,而市区外围、低效厂房和偏远旧村则将成为政策死角。针对这些问题,应进行市镇协调、平衡开发等补充政策。
刘云刚黄思骐袁媛
关键词:博弈论
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建城市化模式——鹤壁的案例研究
中国的城市化模式有别于西方,主要特色在于政府的作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不同作用方式的组合,形成了中国城市化的时代特色和多种地域类型。20世纪80年代之前,主要是中央政府推动下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20世纪80年代之后,...
刘云刚殷冠文
关键词:地方政府行政机制
中国政治地理学研究展望被引量:31
2009年
相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其他几个主要分支学科而言,政治地理学在中国发展缓慢。本文认为这主要不是由于中国缺乏政治地理研究的素材,也不单纯是由于中国缺乏研究政治的环境。从学科的角度看,有四个方面的原因束缚了政治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地理学分析尺度的下移、建设性实证研究的缺乏、相关学科理论支持不足和地理学本身"远离政治"的惯性影响。本文在粗略梳理了西方政治地理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中国政治地理学发展的三个方向:城市政治地理、地方政治地理和新地缘政治学,期待中国政治地理多尺度、多样化的实证研究尽快展开。
刘云刚
关键词:政治地理学城市政治地方政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