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512506)

作品数:16 被引量:160H指数:8
相关作者:方剑乔邵晓梅谢文霞王均炉刘喆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穴位
  • 8篇穴位电刺激
  • 8篇经皮穴位电刺...
  • 5篇麻醉
  • 5篇复合麻醉
  • 4篇针药
  • 4篇针药复合麻醉
  • 4篇缺血
  • 4篇控制性降压
  • 4篇灌注
  • 4篇TEAS
  • 3篇血压
  • 3篇再灌注
  • 3篇针刺
  • 3篇手术
  • 3篇经穴
  • 2篇血流
  • 2篇增殖物激活受...
  • 2篇肾脏
  • 2篇痛阈

机构

  • 8篇浙江中医药大...
  • 6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方剑乔
  • 7篇邵晓梅
  • 3篇王均炉
  • 3篇谢晶军
  • 3篇周传龙
  • 3篇张乐乐
  • 3篇刘喆
  • 3篇莫雅娣
  • 3篇谢文霞
  • 2篇任秋生
  • 2篇郑瑞献
  • 2篇喻晓静
  • 2篇连林立
  • 2篇郭小青
  • 2篇董振华
  • 1篇方芳
  • 1篇金铃
  • 1篇虞慧畅
  • 1篇裴圣林
  • 1篇刘佩

传媒

  • 4篇针刺研究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至60%基础MAP水平时的肝保护效应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对肝脏的影响,并为临床行针药复合麻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8只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单纯药物全麻组(单纯全麻组)(6只)、单纯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对照组)(6只)和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实验组)(6只)。后两组动物均以异氟醚联合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将动脉血压降至60%基础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水平并维持60min,单纯全麻组不行控制性降压。实验组采用TEAS干预处理,刺激强度(4±1)mA,频率2/100Hz,穴位选用犬双侧"合谷(LI 4)"、"曲池(LI 11)"、"足三里(ST 36)"、"三阴交(SP 6)",电刺激在动物生理状态稳定后开始至维持目标MAP60min后停止。采用激光多普勒组织血流仪监测相应时间点肝组织表面血流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肝组织中GSH活性、T-SOD活力以及MDA含量的变化,并采用TUNEL法检测术后72h肝组织细胞凋亡数。结果:在行控制性降压至目标低血压(T3)时,对照组肝血流显著低于基础水平(P<0.05),而实验组肝血流未明显降低,在目标低血压维持10min(T4)时,两控压组肝血流显著低于各自基础水平(P<0.05),在维持20min至维持60min阶段(T5~T7),两控压组肝血流显著低于单纯全麻组水平和各自基础水平(P<0.05),且对照组肝血流维持水平更低,在血压回升阶段,实验组肝血流上升明显,在血压回升10min(T8)时,实验组肝血流已基本恢复,而对照组肝血流仍低于同期单纯全麻组水平,在血压回升60min和回升结束(T11~T12),实验组肝血流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与单纯全麻组相比,控制性降压术后两控压组GSH活性均有显著升高(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相比升高趋势更明显。实验组SOD/MDA比值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升高不明显。实验组肝组织细胞凋亡数(3.2±1.09)
张乐乐方剑乔邵晓梅董振华莫雅娣连林立喻晓静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针药复合麻醉控制性降压
手术创伤应激与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1年
外科手术所致应激反应包括神经、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变化,从而影响外科疾病的预后和转归,处理不当会有严重后果,而手术应激反应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重点讨论外科手术对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的影响。
沈颖洁刘喆
关键词:手术应激炎性细胞因子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开颅术围术期脑损伤相关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颅脑手术围术期脑损伤的脑保护效应的机制。方法:选择脑瘤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选取双侧合谷、曲池和足三里、三阴交两组穴位,用HANS穴位刺激仪从麻醉前30min开始实施TAES至术毕,刺激频率2/100HZ,强度8~12mA。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后采用持续吸入七氟醚和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维库溴胺维持麻醉。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颅内操作60min(T1)、术毕(T2)、术后24h(T3)、术后48h(T4)抽取颈内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100β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ET水平在T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GRP水平在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IL-6在T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在T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S100β在T1、T4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ES可以调控CGRP/ET,使脑组织微循环得以改善,还可能通过调节IL-6水平而降低其介导的促炎性反应,发挥其神经营养作用等,对颅脑手术围术期脑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王均炉任秋生沈财成谢文霞郑瑞献倪剑武
关键词:颅脑手术经皮穴位电刺激生物活性物质
不同经穴TEAS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血压调节效应的比较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经穴经皮电刺激(TEAS)治疗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的血压调节效应。[方法]正常血压大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低血压模型大鼠,分别采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曲池和合谷穴,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治疗,刺激参数为疏密波(频率2/100Hz)、强度4±1mA,时间为40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天。无创测量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结果]太冲穴刺激对正常血压有一定的降低作用,而其它四穴刺激无影响;上述五穴均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值,其中以太冲穴治疗为最佳、足三里穴次之;除合谷穴外,其它四穴能一定程度提高低血压模型大鼠的血压,其中以足三里穴治疗为最佳。[结论]五个常用的不同经穴对不同血压状态大鼠的血压水平有不同的调节效应,并存在双向调节的现象。
方剑乔谢晶军袁绍刚邵晓梅林咸明
关键词:经穴血压经皮穴位电刺激特异性双向性
血管活性物质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2011年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和肾移植失败的重要因素,如何减轻和预防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保护急性肾损伤研究的主要内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研究资料表明,内皮素1、一氧化氮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如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1-7)等血管活性物质可能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并参与其发生、发展。
莫雅娣方剑乔
关键词: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素1
针灸治疗脑缺血炎症反应的新靶点—PPAR-γ被引量:6
2008年
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可加重神经损伤,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可抑制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被视为缺血性卒中治疗新的药理作用靶点;针灸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下调炎症介质及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炎症细胞的功能等多种途径干预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因此,筛选有效激发PPAR-γ活化的针灸方法,从PPAR-γ活化途径研究针灸治疗脑缺血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将是一个大有希望的研究方向。
刘喆刘佩朱永旺方剑乔
关键词:脑缺血炎症反应针灸
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对丘脑局部血流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对丘脑血流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比格犬随机均分为单纯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对照组)和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异氟醚吸入全麻联合硝普钠静脉泵注行控制性降压,观察组在常规全麻行控制性降压时复合TEAS,电刺激强度8~10mA,频率2/100Hz,取双侧"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两组比格犬均将MAP下降至麻醉前的40%水平,并在40%~45%MAP水平维持60min。在控制性降压开始前(T0)至基础值的70%(T1)、60%(T2)、50%(T3)、40%(T4)及在40%~45%MAP水平维持10min(T5)、20min(T6)、30min(T7)、40min(T8)、50min(T9)、60min(T10)时,观察丘脑局部脑血流(rCBF)的变化。结果在控制性降压开始时,观察组的rCBF(161.80±73.65)P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3±50.65)PU(P<0.05)。与T0时比较,T5~T10时观察组rCBF均明显增高(P<0.05)、T1~T10时观察组rCB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压降至40%MAP水平维持60min时,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能明显增加丘脑血流,改善血氧供应,可能有利于脑保护。
邵晓梅方剑乔周传龙郭小青张乐乐金铃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麻醉控制性降压
大动物灌注固定方法的探讨被引量:8
2010年
在动物实验结束后取材过程中,为了避免抗原的损失,需要对动物进行灌注固定,由于大动物作为实验对象相对来说比较少,其固定方法一直没有完善,本文将就大动物的灌注固定方法做一探讨。
周传龙方剑乔邵晓梅
关键词:大动物灌注固定
针刺对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心肌保护的现代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损伤主要是通过氧自由基生成增多、Ca2+超载、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中性粒细胞激活、心肌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相互作用产生,本文就上述方面对近10年来针刺修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进行了综述,发现针刺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作用机制研究日趋深入,但研究以动物实验为主,因此认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集中于临床研究。
周传龙邵晓梅方剑乔
关键词:心肌损伤缺血再灌注
不同经穴TEAS对低血压大鼠痛阈及血压调节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经穴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低血压大鼠痛阈及血压的调节效应。方法:将50只低血压模型大鼠随机分成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曲池和合谷穴5个组,每组10只,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法介入治疗,刺激参数为疏密波(频率2/100Hz)、强度(4±1)mA,时间为40 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 d。采用辐射热甩尾法测量造模后、治疗中及治疗后不同时段痛阈。采用无创动物血压观察系统BP-5测量TEAS治疗前、治疗疗程结束后即时、治疗后不同时段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结果:5个经穴组经皮电刺激后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大鼠痛阈,治疗后与自身痛阈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合谷穴外,4个经穴组经皮电刺激后均能不同程度提高低血压大鼠血压,治疗后与治疗前血压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曲池、合谷穴均能提高低血压大鼠痛阈,以足三里穴提高幅度最明显,具有较好的镇痛效应,同时,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曲池穴均能提高低血压大鼠血压,且以足三里穴升压效应最为明显。
谢晶军方剑乔
关键词:经穴TEAS低血压痛阈血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