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0307003)

作品数:1 被引量:54H指数:1
相关作者:任京辰潘根兴宋林华张平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岩溶
  • 1篇岩溶石山地区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生态地球化学
  • 1篇生态评价
  • 1篇土壤
  • 1篇土壤退化
  • 1篇土壤质量

机构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篇张平究
  • 1篇宋林华
  • 1篇潘根兴
  • 1篇任京辰

传媒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岩溶土壤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以贵州贞丰—关岭岩溶石山地区为例被引量:54
2006年
岩溶石山地区土壤退化与恢复的成因和机理一直是近年来土壤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以贵州西南部贞丰一关岭岩溶石山区为对象,选择了区内退化地、农用地、恢复地等生态样块以及与未退化地为对照,采集了其中的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分别进行了土壤的养分库量、微生物活性与功能和土壤酶活性等化学分析。研究表明土壤养分库是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基础,微生物量碳随土壤养分库客的退化或恢复而相应变化,退化岩溶地植被恢复3~6年后,主要养分总库客得到明显恢复(恢复程度55%~65%),因而带动了微生物量碳的恢复(平均恢复程度60%以上),但养分的活性(有效磷)、微生物的功能(呼吸熵及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并没有得到相应程度的恢复(平均恢复程度仅在25%~40%)。这些结果提示,限制性养分活性和微生物功能的恢复是植被恢复下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示。因此,在分析岩溶土壤和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本质以及评价生态恢复的效应时,不仅应将微生物量碳和总养分库指标作为岩溶土壤退化恢复的指标,更应将微生物区系的质量和功能指标纳入关键评价内容。
任京辰张平究潘根兴宋林华
关键词:土壤退化植被恢复生态地球化学生态评价土壤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