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1YSD015)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小芳胡俊国孟宪华黄文祥更多>>
-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总一群动 化繁为简——评俞为民先生《中国古代曲体文学格律研究》
- 2014年
- 上个世纪80年代,汪海粟先生为王守泰《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作序,将声律理论化视为抢救昆剧的根本性任务之一;十年之后,洛地先生针对中国自己的戏剧及戏曲音乐受外国音乐理论、戏剧理论压倒和统领的现状,提出如要保持民族特色并取得新的建树,理论才是真正有力量的观点。
- 张小芳
- 关键词:化繁为简格律文学曲体戏剧理论
- 祁彪佳“二品”戏曲风格类型论解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剧品》仿吕天成《曲品》而撰,延续了对曲作整体品格和艺术境界的关注,并以发展的眼光为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和观赏趣味的多层次现象完成了理论建构和价值论证。以"品"评戏曲,将"才"与"法"的创作论之争、"本色"与"文词"的曲体特征之争转换成风格类型论,从而变对峙为并置,形成了明末戏曲批评兼容并蓄的局面。明代戏曲批评经此境界,对戏曲艺术的认知由"技"进"道",戏曲艺术的审美品格得以提升,曲家的主体意识亦得以自觉。
- 张小芳
- 关键词:祁彪佳
- 清代《西厢记》人物批评及其美学价值论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清代《西厢记》人物批评,是中国古典戏曲学从曲学体系向叙事学和剧学体系转向之后的产物,反映了戏曲文学人物中心观念与人物批评意识的自觉。在批评过程中呈现以"神韵"写意、以"情理"写照和关注人物形象体系中不同性格互动关系等诸种批评标准多元并存的态势,充分反映了清代戏曲人物论的审美追求和所达到的理论高度。
- 张小芳
- 关键词:《西厢记》神韵情理
- “中国文学史”中的戏曲批评术语研究——以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为例
- 2016年
- 鉴于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在现代"中国文学史"建构及"古典戏曲"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梳理其中"戏曲文学史"书写所运用的批评"术语",描述其语汇构成、出现频率及理论内涵变化的动态过程,不仅可以分析和把握古典戏曲批评术语在现代学术体系中的生命力,以及与新范式下替代性术语共存或抵牾的状态,亦可由一个独特角度,认识现代"中国文学史"中"戏曲文学史"面目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
- 张小芳黄文祥
- 古典戏曲学“俊语”术语纵论被引量:1
- 2015年
- 古典戏曲学中"俊语"这一批评术语,经历了从作为戏曲文学语体本质特征的界定,到用作语体之一的称名,体现了古典戏曲学面对创作实践从市井机巧到文人雅趣的变化,以及进行自我调适的能力和意识。顺应传统批评方式的感性特质,以对创作实践的"二次"品鉴为基础,与理论文献相印证,对"俊语"术语内涵层次和纵向发展轨迹加以勾勒,考察批评术语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变迁,分析其在不同时代语境中理论效度和价值生命,可以达到对理论史发展脉搏的把握,获得对其时文学审美趣向及其面临的具体问题的别样认知视角。
- 胡俊国张小芳
- 周昂《玉环缘》传奇考评
- 2012年
- 周昂(1732—1801),字千若,号少霞。江苏常熟人。曾任安徽宁国府训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举人,后屡应会试不第。著有《少霞诗抄》、《中州全韵》等。周昂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戏曲作家和批评家,戏曲作品有《玉环缘》、《西江瑞》、《兕觥记》、《两孝记》四种,
- 张小芳孟宪华
- 关键词:传奇乾隆清代中期戏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