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63023)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蒋峰芝罗利军刘拥军潘学军沈秋莹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红河卫生职业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仿生吸附剂去除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已成为环境治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由于这类污染物具有较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易于生物富集的特点,近年来人们开展了模拟脂肪细胞的生物富集性制备仿生吸附剂处理水体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仿生吸附剂主要有两类:聚羟基丁酸酯类和乙酸纤维素-三油酸甘油酯类。这两类吸附剂都能高效、快速地去除水中低浓度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改性网状仿生脂肪吸附剂和球形乙酸纤维素-三油酸甘油酯吸附剂可再生使用至少5次,吸附效果并未见明显下降。本文综述了这类仿生吸附剂的吸附特性和吸附机理,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热点。
- 沈秋莹罗利军王娟刘拥军潘学军蒋峰芝
- 关键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 醋酸纤维素复合膜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双酚A的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双酚A(BPA)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严重影响人和动物的生长和繁殖。采用溶剂蒸发法技术制备了醋酸纤维素复合膜吸附剂[CA-Ms(X)]。以醋酸纤维素膜(CA)作为比较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CA-Ms(X)进行表征,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及材料的重复利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A-Ms(X)经过720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理论最大吸附容量比CA吸附容量提高了4倍左右,循环使用5次后,其对BPA的去除效率基本上可以维持在70%左右。
- 刘超蒋峰芝
- 关键词:双酚A醋酸纤维素